
[collapse] 崩塌
“坍圮”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ān pǐ,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指崖岸、建筑物或堆砌物因损坏而从基部崩坏倒塌。例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例:“说时迟,那时快,燕秋晴……踩着坍圮的残垒急箭一般向破开的空洞中疾掠而去”(例句)。
若需更多例句或引申义,可参考《现代汉语词典》或文学作品中的具体用例。
《坍圮》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毁坏、倒塌、崩溃。其重点描述了物体或建筑物完全或部分崩塌、损坏的状态。
《坍圮》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土”字旁, 表示与土地有关的事物,而右边的部首是“如”字的上半部分,表明了与动作与形状有关的事物。它总共有13个笔画,其中“土”字旁为3画,“如”字的上半部分为10画。
《坍圮》是一个源自汉语的词语,追溯到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保留了其原始的拼音和意思。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写法是「壇圮」。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有所不同,所以《坍圮》这个词的写法也发生了变化。古代汉字字形中的「圮」字在传统字体中曾写作「埤」或「吡」。对于古代汉字的写法,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其历史发展和演变。
1. 这座古建筑已经严重坍圮了,我们需要进行修复和保护。
2. 强烈的地震导致了整个城市的坍圮和破坏。
1. 坍塌:指物体因质量失去平衡或外力作用而倒塌。
2. 倾圮:指物体倾倒崩塌。
3. 崩溃:指事物突然破碎或崩塌。
1. 坍毁:指物体因受力而破坏。
2. 坍陷:指土地或建筑物因沉降而塌陷。
3. 垮塌:指大型建筑物或结构因失去稳定支撑而倒塌。
1. 建设:指修建或建立。
2. 坚固:指牢固、结实,不易坍圮。
3. 完好:指形容物体没有受损或没有坍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