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贪于财利,不明大义者。 唐 独孤及 《洪州大云寺铜钟铭》:“於是聆其音者,贪騃迁善,聋盲知方。”
“贪騃”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或文学研究领域。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贪騃(gān ái)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贪婪且愚蠢。这个词常用于形容人在追求利益时失去理智,做出荒谬愚蠢的行为。
《说文解字》记录,贪的部首是貝,拼音是bèi,表示贝壳。騃的部首是馬,拼音是mǎ,表示马,骑马的意思。贪騃的总笔画数是17笔。
贪騃一词源于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其中有一则篇章中出现了“贪騃”的使用。后来,“贪騃”逐渐流传开来,成为形容贪婪且愚蠢的人的一个常用词汇。
在繁体中文中,贪騃的写法为「貪騃」。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贪騃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太大的变化。
1. 他为了追求财富,不顾一切地投入了一个骗局,真是贪騃之极。
2. 那个人总是被一些不切实际的机会吸引,他简直就是一个贪騃的傻瓜。
3. 别让贪騃的欲望蒙蔽了你的眼睛,要保持清晰的头脑和良好的判断力。
组词:贪婪、愚蠢、贪得无厌
近义词:贪婪、愚蠢
反义词:理智、聪明、谨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