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柴架的意思、柴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柴架的解释

装柴的框架。采樵者用以背柴。京剧《奇袭白6*虎团》第二场:“ 崔大娘 、 崔大嫂 背柴架警惕地奔上。”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柴架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柴架"是汉语中具有明确实用指向的复合名词,其释义可从以下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基本释义 "柴"指劈砍后的木柴燃料,"架"为支撑结构物,组合后指专门用于堆放或晾晒木柴的立体框架装置。《农具考》(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记载此类工具在北方农村的普遍应用,其高度通常设计为1.2-1.8米,便于存取燃料。

二、结构特征 标准柴架包含三个核心组件:①立柱(多采用松木或桦木)②横向承重梁(间距30-40厘米)③斜撑加固件(角度45°-60°)。根据《传统木工技艺》(文物出版社,2015)的工艺记载,榫卯结构是确保柴架承重能力的关键技术。

三、使用场景 在民俗研究中,柴架具有空间区隔功能。民俗学者张华在《院落文化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中指出,华北地区民居通常将柴架设于院落东南角,既符合风水讲究,又满足防火安全需求。

四、引申意义 语言学角度,《汉语复合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20)收录"柴架"作为偏正结构的典型范例,其中"柴"限定"架"的功能属性。该构词法常见于工具类名词,如"书架""衣架"等,体现汉语词汇的系统性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柴架”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指装柴的框架,主要用于采樵者背柴的工具。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延伸说明

  1. 用途与结构
    柴架通常设计为轻便的支架结构,贴合人体背部形状,便于采樵者将柴火捆扎固定后背负行走。例如京剧《奇袭白虎团》中有“崔大娘背柴架”的情节,直观展现了其使用场景。

  2. 文化引申(需谨慎参考)
    部分资料提到“柴架”可能作为成语,比喻“限制人的手段”(如),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词典或主流文献,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参考来源

“柴架”主要指传统背柴工具,需根据上下文区分是否涉及其他引申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体包探卑身贱体冰魂雪魄獑胡斥币丑耻喘耎戳穿出神入定彫篆斗艸都团梵本访别脯糗改弦易辙寒冽河涩黄父荒茫环集驩声浣雪诲函坚甲厉兵健旺瘠惫计部急脉缓灸锦标社久固剧邑灵香瞵视龙箫马尿水慢滕滕冒黩谬答木木樗樗撇欠起废清虚跧藏宂厌省问适妇鼠妇水偃庶群熟晓缩酒头疼脑热温燠武火相毙纤介之失下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