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死难的意思、死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死难的解释

[*** in an accident or a political incident] 殉难;遇难

昔毛遂赵之陪隶,犹假锥囊之喻,以寤主立功,何况巍巍大 魏,多士之朝,而无慷慨死难之臣乎?—— 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

详细解释

(1).为国家的危难或正义事业而付出生命。《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周书·韦孝宽传》:“士卒莫不感励,人有死难之心。” 唐 柳宗元 《南霁云睢阳庙碑》:“ 柱厉 不知而死难, 狼瞫 见黜而奔师。” 夏衍 《秋瑾传》第三幕:“这能对得住许多死难的同志吗?”

(2).遇难而死。如:抚恤失事死难者的家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死难"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详细释义可从字源、权威词典及语用角度分析如下:

一、字义分解与核心含义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明确将"死难"标注为动词,释义为"遭难而死"。例如:"死难烈士"指在灾难或斗争中牺牲的人。该释义体现了其作为不幸死亡事件的客观描述 。

  2.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提供更详尽的解释:"遭难而死"。并举《史记》等古籍用例,说明其历史渊源及在重大变故(如战争、动乱)中死亡的语境 。

  3.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

    现代汉语语料显示,"死难"高频用于修饰"同胞""烈士""者""人员"等,构成"死难同胞""死难烈士"等固定搭配,特指在集体性灾难或重大事故中丧生的人,带有庄重、哀悼色彩 。

三、语用特征与情感色彩

总结

"死难"指个体或群体因遭遇灾难、战乱、事故等不幸事件而死亡。其释义核心在于"遭难致死",具有庄重、严肃的语体色彩,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于追思在重大公共事件中丧生的人员。

参考资料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6). 现代汉语词典 (第7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
  2. 罗竹风 主编. (1994). 汉语大词典.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3.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现代汉语语料库 (CCL). 访问链接: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

网络扩展解释

“死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侧重,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2.历史与文学中的用法

3.现代用法扩展

4.例句与用法

5.情感与褒贬色彩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例句,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八裴避权敝衣糲食波斯邸步队补廕螬蛴觇察场园诚谨城壖船篷磁卡矬矮当差大月登祚斗份子兜击断屠饿汉二十八次发篇肥墝附骨之疽狗东西翰薮旱獭合作化黄后霍地街道树荆蓝蠲阁狂朋怪侣牢姐姥姥溜浄流亡洛涧摩肩接毂年轮炰鳖脍鲤撇忘蒲笨车钱本乾图犍为人乐晌觉特科铁骢通衢大邑土壤侮剧綫缕县尉小试牛刀泄漏心服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