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草盖的圆形谷仓。《宋史·李肃之传》:“大雨地震,官舍民庐推陷。 肃之 出入泥潦中,结草囷以储庾粟之暴露者。”
根据现有资料,“草囷”是古代一种特殊的粮仓建筑形式,具体释义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用茅草等植物材料覆盖顶部的圆形谷仓。该词由“草”与“囷”组合而成,其中“囷”特指古代圆形粮仓,《礼记·月令》中已有“修囷仓”的记载。
二、文献例证 《宋史·李肃之传》记载,北宋时期官员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结草囷以储庾粟之暴露者”,说明其常用于临时储存露天存放的粮食,具有应急仓储功能。
三、建筑特点
需说明的是,该词属于古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如需更详细的历史建筑形制考据,建议查阅《营造法式》《天工开物》等古籍。
草囷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字面上的“草堆”,也可以引申为一种隐蔽的藏匿之处。
草囷的拆分部首为“艹”和“囗”,笔画数为7画。
草囷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在古代文献和古籍中可以找到它的使用记录。它是一种常用于形容隐蔽藏匿之地的词汇。
草囷的繁体写法为「草圈」。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草囷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古代文字的书写规范与现代有所不同,因此具体的古时写法可能会因时代和地域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个例句:
这座废弃的房子里是一片草囷,完全无法被察觉。
草囷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形成新的词语,例如:草囷之友(意为密友、知己)。
草囷没有明确的近义词,但可以根据具体语境寻找相关的同义词。
反义词取决于具体语境,可能会有多个选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