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受惊的意思、受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受惊的解释

[be frightened] 因受突然的刺激或威胁而被吓坏

马受惊了

详细解释

受到突然的刺激或威胁而害怕。《水浒传》第四二回:“恰纔星主受惊,不是娘娘护祐,已被擒拿。” 曹禺 《日出》第三幕:“您受惊。四爷!这孩子有点不大懂规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受惊是汉语中一个描述心理状态的动词短语,指人或动物因突然的刺激、威胁或意外事件而感受到惊吓、恐慌的情绪反应。其核心含义强调外界因素导致的短暂性精神紧张或恐惧,常伴随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颤抖等)。以下从词典释义与语言学角度分层解析:


一、字义溯源与结构分析

  1. “受”:表被动承受,甲骨文象形为“双手交付舟船”,引申为接受外界施加的影响(《说文解字》)。
  2. “惊”:繁体为“驚”,从馬敬声,本义指“马受骇而狂奔”(《说文解字》),后扩展至一切生物突遇危险时的应激反应。

    构词逻辑:二字组合形成被动式动补结构,即“因外界冲击而陷入惊慌状态”。


二、权威词典释义

根据汉语工具书的系统性定义:


三、典型使用场景与语义特征

  1. 对象范围:
    • 人类(如:幼儿受惊夜啼、路人受惊跌倒)
    • 动物(如:鸟群受惊飞散、牲畜受惊失控)
  2. 触发诱因:
    • 自然现象:雷暴、强光、巨响
    • 人为事件:突然的触碰、意外事故、威胁性行为
  3. 行为表征:
    • 生理反应:瞳孔放大、尖叫、僵直或逃离
    • 语言表述:“吓得魂不附体”“惊魂未定”等成语关联

四、近义词辨析

词语 核心差异 例句
受惊 强调被动性、瞬间性 爆竹声使宠物狗受惊窜逃。
惊恐 侧重持续的心理状态 灾后民众长期处于惊恐中。
吃惊 仅表意外感,未必伴随恐惧 他突然来访令我吃惊。

五、文化语境中的延伸意义

在文学与民俗中,“受惊”常被赋予超自然解释,如: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3. 台湾教育部.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网址:https://dict.revised.moe.edu.tw/
  4. 钟敬文. 《中国民俗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5. 鲁迅. 《彷徨·祝福》.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网络扩展解释

“受惊”是一个汉语动词短语,通常指人或动物因外界突然的刺激或意外事件而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或生理反应。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词义


2. 使用语境


3. 近义词辨析


4. 扩展用法


5. 注意事项

若需进一步分析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可提供例句以便更精准解读。

别人正在浏览...

扳火裱背匠蔽晦不时不事事残花草奏赤口白舌粗谩但凭吊朵迭嶂层峦扶于遘纷鼓尾厚非互言奸朋交际矫厉井底虾蟇机桥开景块子宽空刳形去皮婪赃乐探良师益友潦泡露洁路遇木马镊挦牛马相生齵差碰响贫贱交轻壒嶔奇钦天监缺课人老心不老柔輭史李视临蚀昴水幔庶赦肆纵宿霭苏方堂下龆龀题解替夷温序须乌衣子弟香门小家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