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诗稿的小箱子。 唐 白居易 《醉吟先生传》:“每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好事者相过必为之先拂酒罍,次开诗篋。” 宋 张舜民 《体之推官侍亲出使聊书短篇以浼行色》诗:“路遥诗篋重,雪映綵衣明。”
“诗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角度解析:
“诗箧”指存放诗稿的小箱子,通常为竹制容器。其中“箧”(qiè)本义为小箱子,多用于收纳书籍、文稿等物品,如“书箧”“行箧”等。结合“诗”字后,特指诗人用于保存诗作的容器。
诗箧不仅是实用器物,更承载了文人创作与情感寄托的象征意义。古代诗人常随身携带诗箧,便于记录灵感或保存作品,体现了对诗文创作的珍视。此外,与“诗奁”(同义异形词)等词汇类似,这类器物名称也反映了古代文学与生活用品的密切关联。
“箧”为竹字头,表明其材质多为竹编;下部“匧”为声旁,整体结构符合汉字形声字特点。现代汉语中,“箧”已不常用,但在“诗箧”“行箧”等复合词中仍保留古义。
《诗箧》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指的是用来收藏诗歌的盒子或箱子。它可以用来保存、传承和展示诗人们创作的诗作。
《诗箧》的第一个字是“诗”,它的部首是讠,共有8个笔画。第二个字是“箧”,它的部首是⺮,共有13个笔画。
《诗箧》这个词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雅士的文化活动。他们将自己的诗歌写在纸上,并封存在精心制作的盒子或箱子中。这些收藏诗篇的盒子就被称为《诗箧》。
《诗箧》的繁体字为「詩箧」。
《诗箧》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为「詩匧」。在古代的金石文和古籍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写法。
1. 他将自己最心爱的诗篇收藏在一只古老的《诗箧》里。
2. 这个《诗箧》保存着许多著名诗人的珍贵作品。
组词:收藏夹、笔记本、文集
近义词:诗匣、诗盒
反义词:散文、散文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