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通详的意思、通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通详的解释

旧时下级向上级申报文书。《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据地保那张报单,五路通详上去,奉到宪批,批了‘如详办理’四个大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无奈证据确凿,情真罪当,无可出脱,就定了个斩立决,通详上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通详"是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语境的专业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层释义:

一、核心释义 指以书面形式向上级部门全面陈述事件详情,属于古代行政文书术语。该词强调信息传递的完整性与程序性,常见于明清两代的官方档案,例如《明会典》记载:"凡州县遇重案,须通详各宪备案"。

二、词源解析 该词为复合结构:"通"取贯通、通达之意,《说文解字》释其"达也";"详"指细密陈述,《玉篇》注"审也"。二字组合后产生新义,特指通过文书逐级呈报的行政程序,这一用法在《六部成语·刑部》中列为正式公文术语。

三、语用演变

  1. 司法领域:清代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部》载"命案验后即作通详",指命案验尸后需向按察使、巡抚等多部门同时行文备案;
  2. 日常引申:近代文学作品中渐引申为"透彻了解",如《醒世姻缘传》第三十五回"此事须通详阎君",此处词义已发生转义。

注:本文释义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版)、《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中华书局2005版)等权威辞书,相关古籍引文出自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通详”是旧时行政文书中的特定术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1. 基本定义
    指下级官员向上级部门提交的申报文书,属于古代行政流程中的公文形式。例如《儿女英雄传》提到“五路通详上去,奉到宪批”,即通过多途径向上级呈报。

  2. 词语结构分析

    • “通”指文书传递的畅通性,如“四通八达”中的通达含义;
    • “详”在此指详细陈述,与“略”相对,强调内容的完备性。
  3. 历史背景与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司法或行政案件上报,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描述“通详上去”后获“斩立决”批复,体现其在案件审理中的关键作用。

  4. 与其他公文术语的关联
    类似“详文”,但“通详”更侧重多途径或广泛呈报,如“五路通详”即通过多个渠道同时提交。

  5. 现代适用性
    该词属于历史行政用语,现代公文中已不常见,但研究古籍或历史文献时需注意其特定含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详”字的其他含义(如详细、审查等),可参考相关辞书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白视谤政拔绍比岁差则赤县神州疮瘢钓徒反璧扞蔽骨殖货节建安骨监择鉴止矫时讦愎经常惊乍乍禁火日金星记住伉健刳胎焚夭勒花另文瞀忧蒙以养正蔑尔諵諵匿避鹏池乾片亲旧气性耆彦戚婣取帅仁姑日林国煽乱升拔省解饰身死结司寇台讳同伴兔钩拓界婉弱文话窝顿无猒香妃香丝向应先民限域谿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