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桐木刻成的鱼形的祭品,参见“ 桐木鱼 ”。
(2).一种用桐木制成的鱼形击鼓用具。典出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二:“ 晋武帝 时, 吴郡 临平 岸崩,出一石鼓,打之无声,以问 张华 。 华 云:‘可取 蜀 中桐材刻作鱼形,打之,则鸣矣。’於是如言,音闻数十里。” 明 沉谦 《石彭亭晚步》诗:“桐鱼焉可问,博物愧 张华 。”
(3).僧寺用的木鱼。 宋 毛滂 《陪曹使君饮郭别乘舍夜归奉寄》诗:“回头一笑堕渺茫,卧听桐鱼唤僧粥。”
“桐鱼”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文献和语境来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种解释:
桐木鱼形祭品
指用桐木雕刻成鱼形的祭祀用品,常与“桐木鱼”相关。这一用法在古代文献中作为礼器出现,具有象征意义。
桐木制击鼓用具
典故出自南朝宋刘敬叔《异苑》:晋武帝时,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敲击无声。张华建议用蜀中桐木刻成鱼形击打,果然发出声响,声传数十里。因此,“桐鱼”也指这种鱼形击鼓工具。
僧寺木鱼
宋代毛滂诗句“卧听桐鱼唤僧粥”中,“桐鱼”即指寺庙中的木鱼,用于诵经或报时。
注意:部分低权威性资料(如)提到“桐鱼”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但此说法未见于主流文献,可能为现代引申或地方性用法,需谨慎参考。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异苑》或相关诗词原文。
《桐鱼》是指一种鱼类,也称为滇池桐鱼,是滇池(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特有的一种淡水鱼。桐鱼在昆明周边地区非常有名,以其鲜美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受到人们的喜爱。
《桐鱼》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桐(木)和鱼(鱼),其中桐的部首是木,鱼的部首是鱼。桐鱼共有14个笔画,其中桐的三个笔画和鱼的十一个笔画。
《桐鱼》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桐鱼最早是滇池地区的特色食材,鲜美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桐鱼逐渐成为了一个代表滇池美食的象征。在繁体中,桐鱼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在有所不同,包括桐鱼在内。根据古代汉字字典的记载,桐鱼的古代写法中鱼字的右边是一个甲字,表示了鱼的鳞片;而桐字的写法与现代相似,都是由木和同两个部首构成。
1. 桐鱼是云南滇池的特产,口感鲜美,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菜肴。
2. 春节期间,亲人们常常会用桐鱼制作各种美味的菜肴,以庆祝新年。
1. 桐花:指桐树开放的花朵。
2. 桐木:指桐树的木材。
3. 桐油:指从桐树种子中提取的植物油。
1. 滇池鱼:同指滇池特有的鱼类。
2. 云南桐鱼:指产自云南地区的桐鱼。
1. 海鱼:指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
2. 淡水鱼:指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鱼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