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贴书的意思、贴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贴书的解释

(1).书贴;书信。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讥不肖子》:“有士赴考,其父充役,为贴书勉其子,登第则可免。”

(2).旧时的书吏助手。《金史·曹望之传》:“ 望之 还言,乞汰诸路胥吏,可减其半。詔胥吏如故。於是始禁用贴书云。”《元典章·吏部六·司吏》:“贴书之役,本为后生学习吏业,以图进用。此等久占衙门,年老无耻之贴书,非有求进之心,乃不过贪图苟且而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贴书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一、契约文书义 《汉语大词典》(第9册,第1374页)记载,宋代至清代文献中,"贴书"指官府文书中补充条款的附属凭证,常见于土地买卖契约。如《宋会要辑稿·食货》提到民间田宅交易时"正契外另立贴书,以载添价之事"。

二、职业称谓义 据《中国历史大辞典·明史卷》解释,明代州县衙门中协助书吏处理文牍的编外人员称为贴书,属于未列入正式编制的辅助性职务,该用法见于《明史·职官志》"府县吏典之外,另设贴书佐理文书"的记载。

三、现代衍生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新增释义,指将印刷品粘贴于书籍表面的装帧工艺,如"古籍修复采用贴书技法修补破损书页"。此工艺标准参见国家图书馆《纸质文献修复技术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贴书”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书信或书贴

指古代的书信或文书。例如宋代周密《齐东野语·讥不肖子》记载,有父亲通过“贴书”鼓励儿子科举中第()。这类用法常见于宋元文献,属于传统释义中“文字载体”的范畴(、)。

二、古代书吏助手

特指官府文书工作中协助主吏的职位。据《金史·曹望之传》记载,金朝曾因冗员问题试图裁减“贴书”职位(),元代《元典章》也提到该职位是供后生学习吏业的入门职务()。这类助手主要负责抄录、整理文书,类似于现代文秘的前身。

补充说明

部分现代解释(如“背诵书籍”)可能源于网络误传,未见于权威历史文献(、)。建议优先参考传统典籍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案伯闇对白马素车卑逊不顾一切差差搀言川后鞑虏吠日辅迪歌声割宅挂名光敷关闬钾肥江垠将于渐濡脚绷畿服祭旗稽实峻却开置抗水匡乱反正练帛礼赞銮舆率勒墨鸦牧猪奴戏篷索平窿强本节用强言侨乡侨装气忿忿綦公倾阳鹙子衣趋避软件包入脚三臡八菹射工市撮眎文实在松殿缩略语投视頽墙图囊蛙井喜现代化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