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筋。 老舍 《茶馆》第三幕:“你有骨头,不怕我这铁筋洋灰的胳臂。”
铁筋(tiě jīn)是现代汉语中对建筑用钢材的规范称谓,特指用于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条状钢材。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基本定义
指以铁为主要成分,经轧制或冷加工制成的长条状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与韧性,主要用于混凝土结构中承受拉力,提升建筑抗裂性及承载能力。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
构词解析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在建筑工程领域,“铁筋”是“钢筋混凝土用钢材”的统称,需符合国家标准《GB/T 1499.2-2018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的技术要求,包括强度等级(如HRB400)、规格(直径6-50mm)及表面形状(带肋以增强粘结力)。
来源: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来源:《土木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库》
早期建筑曾使用熟铁条(19世纪),后因强度不足被淘汰;现代“铁筋”实际为低碳合金钢(碳含量0.25%以下),通过添加锰、钒等元素提升性能。“铁筋”一词保留“铁”字,反映其从铁器时代到工业化的语义延续。
来源:《中国建筑史·材料技术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铁筋”作为专业术语,既体现材质特征(铁基合金),又明确功能定位(混凝土增强筋),其规范使用需结合工程语境与国家标准。
“铁筋”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钢筋的旧称
指建筑中用于加固混凝土的金属材料,属于具体实物名称。该词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如老舍《茶馆》第三幕中“铁筋洋灰的胳臂”即用铁筋比喻坚硬牢固的物体。
成语的引申含义(存疑)
部分词典提到“铁筋”作为成语,由“铁”象征坚固、“筋”表示支撑,形容事物或人坚定不移的特性。但这一用法在其他文献中较少见,可能属于对词语的扩展解读。
补充信息
建议优先以“钢筋”含义理解,成语用法需结合上下文谨慎使用。
僾逮拜坟白甲军白帽板巾辨人标检闭拒兵房伯余补过拾遗不栉进士常在鹑旗出师表促龄大浑雕刓萼绿耳闻不如目见風顛抚字干冬干说工业祼圭寒伧寒云好尽好酒贪杯餱食浑融祸尤结苇汲汲波波晶荧迳直讥平觖冀考庙撂台邻长路道昵友暖热排打窍眼青皮骐馵遶殿雷人像申韩沈寞誓天断发熟道私谐欢好索强如堂皇富丽王宇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