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天的赐福。《仪礼·士冠礼》:“黄耇无疆,受天之庆。”《汉书·儿宽传》:“顺成天庆,垂万世之基。”《文选·班固<东都赋>》:“彰皇德兮侔 周成 ,永延长兮膺天庆。” 吕向 注:“言代祚延长,而当上天之福庆。”
“天庆”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其核心意义与“上天的赐福”相关,同时也在历史中被用作年号。以下是详细解释:
“天庆”由“天”和“庆”组成,字面意为“天上的喜庆”。最初指天上出现的祥瑞征兆,如祥云、彩虹等,古人认为这是上天对人间喜事的庆贺。例如《仪礼·士冠礼》记载:“黄耇无疆,受天之庆”,即表达对上天赐福的感恩。
随着语言演变,“天庆”逐渐扩展到描述人间的喜庆场合,如婚礼、寿宴、节日等,用以形容热闹、吉祥的氛围。例如:“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长兮膺天庆”(班固《东都赋》),此处强调国家昌盛与天赐福庆的结合。
“天庆”在历史上被多个政权用作年号,例如:
与“天庆”相关的成语为“普天同庆”,意为天下共同庆祝喜事。
“天庆”既承载着古代天人感应的文化观念,又具有实际历史应用。如需进一步了解年号细节,可参考、7、9的完整信息。
《天庆》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天空的祥瑞和庆祝。
《天庆》的拆分部首为「一」和「⺻」,笔画总数为9画。
《天庆》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在古代,人们认为自然界的变化与天和地相关,因此,天空的祥瑞和庆祝被描述为「天庆」。
《天庆》的繁体写法与简体一样,为「天慶」。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关于《天庆》一词的古代写法已经较少使用,现代的写法更为常见。
1. 春天来了,大地上充满了《天庆》。
2. 每逢国庆节,人们都会举行盛大的《天庆》活动。
1. 天空
2. 庆祝
3. 祥瑞
4. 天地
5. 大地
1. 喜庆
2. 佳节
3. 庆典
4. 节日
5. 幸福
1. 悲哀
2. 不幸
3. 丧失
4. 贫苦
5. 倒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