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腾飞溅。 清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后》:“遥望西数里外,滩石重迭,水势腾激。”
“腾激”是一个汉语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该词最早见于清代地理学家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后》:
“遥望西数里外,滩石重迭,水势腾激。”
(描述江流因礁石阻碍而激荡飞溅的景象)
需注意,部分网络搜索结果(如、3)中提到的“丽讯D513W投影机”属于无关内容,可能与词条混淆,需以权威释义为准。
《腾激》是一个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活跃、热闹、充满活力的词语。它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激动或行动快速,也可以形容事物兴起、繁荣、发展迅速。
《腾激》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和“气”。其中,“⺼”是肉部,表示与肉相关的事物;“气”是气部,表示与气息、精神相关的事物。根据五笔输入法,它的笔画数目是12。
《腾激》一词的来源较为模糊,但在古代文献中有多次使用。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是「騰激」,保留了原本的意思和发音。
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古时候《腾激》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其中,《腾》在古代写作「騰」,它的意思是指马奔跑、飞驰的样子;《激》在古代写作「濟」,它的意思是通勤。因此,古代的写法和现代在表意上略有差异,但整体概念相似。
1. 这个新闻一经发布,立即在社交媒体上腾激了一片讨论声。
2. 我看到他接到好消息时,整个人腾激起来,简直像飞了起来。
3. 这个城市经过几年的发展,开始腾激起来,吸引了很多投资。
1. 腾飞:意为迅速上升、发展迅猛的样子。
2. 腾挪:意为快速移动或调换位置。
3. 腾升:意为迅速上升、提升。
1. 活跃:指积极、快速地参与活动。
2. 充满活力:指充满精力和活力。
1. 平静:指没有波澜,没有动荡。
2. 寂静:指没有声音或动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