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oligochaeta
few; scant; tasteless; widowed
【建】 oligopeptide
careless; feather; gross; hair; mildew; scared; semifinished
【医】 capilli; capillus; crinis; hair; pili; pilo-; pilus; thrix; trich-
tricho-
eye; item; order
【化】 mesh
【医】 order
寡毛目(Oligochaeta)是环节动物门(Annelida)下的一个重要类群,其名称源于希腊语"oligos"(少)和"chaete"(刚毛),指该类动物体表刚毛数量较其他环节动物显著减少的特征。作为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寡毛目在物质循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
形态特征与分类
典型代表物种如蚯蚓(Lumbricus terrestris)体呈圆柱形,由100-200个相似体节组成,每个体节具4对短小刚毛。其闭管式循环系统和链状神经系统构成独特的解剖结构,表皮分泌黏液维持皮肤呼吸功能。根据《无脊椎动物分类学》(Brusca & Brusca, 2003),寡毛目现存约3,700个物种,主要分为陆栖型(如正蚓科Lumbricidae)和水栖型(如颤蚓科Tubificidae)两大生态类群。
生态功能
研究表明,陆栖寡毛目动物每年可通过消化道处理达900吨/公顷的有机碎屑(Edwards, 2004),显著改善土壤通气性和肥力。水栖种类如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被广泛用作水质生物监测指标,其体腔细胞对重金属污染具有特异性反应机制(国际水生生物学杂志, 2019)。
研究应用
在生物医学领域,白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体腔液因含强效抗菌肽,已成为新型抗生素开发的重要研究对象(Cell Reports, 2021)。农业领域则利用其分泌的植物生长素(IAA)研制生物肥料,实验数据显示可使作物产量提升12-18%(应用生态学报, 2020)。
“寡毛目”是环节动物门(Annelida)中的一个分类单元,属于毛足纲(Chaetopoda)下的一个目。以下是其详细解释及分类特征:
寡毛目(Oligochaeta)的动物体呈长圆筒形,由多数环节构成,体表覆盖无色角质膜。其显著特征是刚毛数量较少(“寡毛”即指刚毛稀疏),且无疣足(与多毛目动物区别明显)。
形态特征:
生态分布:
分类演变:
与多毛目(Polychaeta)对比,寡毛目缺乏疣足和鳃结构,刚毛更少,且多为雌雄同体。
提示:如需更详细的分类检索表或物种名录,可参考、3、4中的文献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