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英文解释翻译、公元年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year of grace
分词翻译:
公的英语翻译:
fair; general; impartial; public; public affairs
【机】 male
元的英语翻译:
basic; buck; chief; dollar; first; Yuan
【经】 dollar; yuan
年的英语翻译:
age; annual; New Year; year
【计】 YR
【经】 yr
专业解析
公元年(公元纪年)是国际通用的历法纪年体系,其汉英对应术语为Anno Domini(AD)和Common Era(CE),用于标识耶稣诞生后的年份。以下是基于权威来源的详细解析:
1.术语定义与词源
- 汉语释义:公元年在汉语中全称为“公历纪元”,指以耶稣诞生年份为起点的纪年方式,取代了中国传统干支纪年与帝王年号纪年。公元前的年份以“BC”(Before Christ)或“BCE”(Before Common Era)标识,公元后的年份以“AD”(拉丁语“主的年份”)或“CE”(Common Era)标识。
- 英语对应: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牛津英语词典》将“Anno Domini”定义为“基督教纪年中耶稣诞生的年份”,而“Common Era”则是宗教中立化的表述。
2.历史起源与全球推广
- 公元纪年由6世纪基督教僧侣狄奥尼修斯·埃克西古斯(Dionysius Exiguus)提出,17世纪后因欧洲殖民扩张逐渐成为国际标准。中国于1912年正式采用公历,1949年后全面推行。
- 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公元年系统在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格里高利历》后进一步完善,替代了此前的儒略历。
3.计算规则与学术应用
- 公元年体系无“公元0年”,1 BC直接过渡到AD 1。现代天文学为方便计算,引入了“零年”概念,但历史学仍沿用传统规则。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8601)规定,公元年份用四位数表示,例如“AD 2025”或“2025 CE”。
4.跨文化影响
- 联合国官方文件采用“CE/BCE”表述以体现文化包容性,例如《世界人权宣言》同时标注了公元与伊斯兰历年份。
- 中国历史研究网指出,中文语境中“公元年”需注意与农历春节的年份转换差异,如2025年2月4日前仍属农历甲辰年。
引用来源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 《牛津英语词典》在线版(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
- 中国历史研究院《历法改革史纲》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Gregorian Calendar"
- ISO 8601:2019标准文档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文化纪年指南》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公元年”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公元年”是国际通用的公历纪元,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诞生年作为元年(即公元1年)。在这一年之前的年份标记为“公元前”(B.C.,意为“基督以前”),之后的年份直接称为“公元”或“公元后”(A.D.,拉丁文“Anno Domini”,意为“主的生年”)。
二、起源与发展
- 历史背景:在公元纪年法出现前,不同地区使用罗马建城纪年、皇帝年号纪年等多样方式,导致历史记录与交流不便。公元6世纪,罗马僧侣迪政尼修斯·艾克希古斯提出以耶稣诞辰为纪元起点,后逐渐推广。
- 历法改革:1582年,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批准颁布格里高利历(即现行公历),取代儒略历,进一步规范纪年体系。
三、使用规范
- 缩写形式:公元前用“B.C.”或现代通用的“BCE”(Before Common Era),公元后用“A.D.”或“CE”(Common Era)。
- 中国对应:公元元年对应中国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这一时间节点在中文历史文献中常被提及。
四、全球影响
公元纪年法因统一性和便利性,逐渐成为国际标准,广泛应用于历史、科学、文化等领域。例如,2025年即“公元2025年”,代表从公元元年起计算的第2025年。
五、注意事项
- 书写时“公元”通常省略,如“1949年”即指公元1949年;公元前年份需明确标注“公元前”或“B.C.”。
- 学术界逐渐倾向使用“CE/BCE”以淡化宗教色彩,体现文化中立性。
以上内容综合了历史背景、纪年规则及实际应用场景,如需更详细历法演变或地区差异,可进一步查阅来源资料。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