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form thickness control
在汉英词典语境中,"格式粗细控制"指对文字笔画的视觉密度进行系统性调整的技术手段,通常对应英文术语"font weight control"。该概念包含三个核心维度:
字形结构调节 字体工程师通过数学建模调整横竖笔画的比例,例如Adobe Typekit开发的可变字体技术允许在100-900数值范围内无级调节字重。国家标准GB/T 16964-2012《信息技术 字体标准》将常规字重定义为400,粗体为700。
排版适配规则 W3C CSS规范定义font-weight属性支持九级字重调整,实际渲染效果取决于字体文件包含的字重变体数量。微软Word软件中的"伪粗体"算法会通过边缘扩张模拟粗体效果。
视觉感知平衡 根据MIT媒体实验室的视觉认知研究,西文字体每增加100字重单位,汉字需要同步增加0.83倍笔画宽度才能保持视觉平衡。中易宋体在设计时采用了非线性加粗曲线,确保小字号下的可读性。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跨语言排版系统,如联合国文件的多语言模板通过动态字重匹配实现视觉统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 9541-1:2012将字重控制列为字体信息交换的基本元数据要素。
“格式粗细控制”是一个组合词,需拆解为“格式”和“粗细控制”两部分理解。结合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解释如下:
格式
指数据、文本或图形的结构、样式规范,例如文档排版、编程中的输入输出格式等。
粗细控制
“粗细”包含两层含义(参考、2、3、6):
文档排版
调整字体粗细(如加粗/细体)、表格边框线粗细等,属于格式设计中的常见操作。
编程与数据处理
例如C语言中printf
/scanf
的格式控制符(如%d
宽度设定),或CSS中font-weight
属性。
图形设计
控制线条、形状的粗细参数,直接影响视觉效果(如设计软件中的笔触设置)。
font-weight: 700
)或关键字(如bold
)实现粗细控制。如需更具体的领域案例(如LaTeX排版、CAD制图),可进一步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