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laccol
arrowroot; kudzu
【医】 Pachyrhizus thunbergianus Sieb. et Zucc.
Pueraria hirsuta auct. non Schneider
Pueraria pseudo-hirsuta Tang et Wang
【化】 urushiol
【医】 urushiol
葛漆酚(Urushiol)是漆树科植物(如漆树、毒葛、毒橡树等)分泌的一种油性有机化合物,具有高度致敏性,是接触性皮炎的主要致敏原。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葛漆酚(Urushiol)
致敏机制
葛漆酚可通过皮肤接触迅速渗透角质层,与表皮细胞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引发T细胞介导的Ⅳ型超敏反应,导致红肿、水疱和剧烈瘙痒。
来源:毒理学与皮肤病学文献
化学稳定性
耐高温(200℃以上分解)、耐干燥环境,可在工具或衣物表面残留数年仍具活性。
来源:环境毒理学研究
天然分布
存在于漆树科植物的汁液、叶片及根茎中,浓度可达60-80%,是植物的防御性毒素。
中文术语 | 英文术语 |
---|---|
接触性皮炎 | Contact Dermatitis |
漆树科 | Anacardiaceae |
烷基邻苯二酚 | Alkylcatechols |
交叉反应 | Cross-reactivity |
《韦氏医学词典》(Merriam-Webster Medical Dictionary)
定义:"An oily phenolic compound causing skin irritation."
美国疾控中心(CDC)
警示葛漆酚为户外作业者的职业危害因子。
《植物毒理学》(Handbook of Plant Toxicity)
详述其分子结构与致敏路径(ISBN: 978-1-4200-7760-7)。
接触漆树科植物后需立即用肥皂水清洗皮肤,沾染物品需用酒精或专用清洁剂处理。
注:因专业文献版权限制,部分内容未提供直接链接,建议通过学术数据库(如PubMed、ScienceDirect)检索"Urushiol mechanism"获取研究全文。
葛漆酚是一种化学物质,其名称和属性可从以下角度解释:
基本定义与英文翻译
葛漆酚的英文名称为“laccol”,音标为[ˈlækəl]。它属于漆酚类化合物(urushiol)的一种,这类物质通常存在于天然植物分泌物中,例如生漆的主要成分漆酚。
化学属性与分类
作为酚类衍生物,其结构包含羟基与芳香环直接相连的基团,符合广义酚类化合物的定义。漆酚类物质通常具有易氧化特性,例如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固化形成黑色漆膜。
应用与来源
葛漆酚可能与中国传统生漆工艺相关。生漆中的漆酚类成分具有防腐、耐酸碱等特性,常用于木器、工艺品涂层。
注意:具体化学结构及详细性质需参考专业文献,上述信息综合了多来源的翻译及化学类别描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