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cost-oriented pricing
根据成本定价(Cost-Based Pricing)是一种以产品或服务生产成本为核心依据的定价策略,在汉英词典中对应“cost-based pricing”或“cost-oriented pricing”。其核心逻辑是通过计算固定成本(如设备折旧)与变动成本(如原材料费用)的总和,叠加预期利润加成,最终确定市场售价。例如某产品单位成本为$50,企业设定20%利润加成,则定价公式为:
$$ 销售价格 = 成本 times (1 + 加成率) = 50 times 1.2 = $60 $$
该定价法常见于制造业与基础服务业,具有成本覆盖率高的优势,但需注意可能忽略市场需求弹性。牛津大学出版社《商业管理词典》指出,此方法需配合边际成本计算法使用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美国营销协会(AMA)2024年发布的定价策略白皮书强调,采用成本定价时应定期审计供应链成本结构,避免价格失真。
根据成本定价是一种以产品生产成本为核心依据的定价策略,主要目的是覆盖企业成本并获取预期利润。以下是详细解析:
根据成本定价是指企业通过核算生产或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成本(如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在此基础上附加一定比例的利润来确定最终售价的定价方式。这种方法将成本视为价格的基础,确保企业能够维持正常运营并实现盈利目标。
成本加成定价法
在单位产品成本基础上增加固定比例的利润。例如:
若某产品成本为$50,加成率20%,则售价为:
$$text{售价} = 50 times (1+20%) = $60$$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可能忽略市场需求。
盈亏平衡定价法
通过计算保本点确定最低售价,公式为:
$$text{保本价格} = frac{text{固定成本}}{text{销量}} + text{单位变动成本}$$
适用于短期定价决策。
边际成本定价法
仅考虑变动成本和边际利润,常用于产能过剩时的订单定价。
优势 | 局限性 |
---|---|
确保成本覆盖,降低亏损风险 | 忽视市场竞争和需求弹性,可能导致定价偏离市场实际 |
计算简单,适合标准化产品 | 成本核算差异大(如企业采购价不同),定价缺乏行业代表性 |
根据成本定价是企业保障利润的基础手段,但需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进行动态调整,避免陷入“成本盲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