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hrome leather blue
chromium
【医】 chrome; chromium; Cr
change; hide; leather; transform
【化】 leather
anil; blue; blueness
【医】 blue; cyan-; cyano-; kyano-; Polygonum tinctorium Lour.
"铬革蓝"是皮革工业中的专业术语,由"铬鞣革"(chrome-tanned leather)和"蓝"(blue)组合而成,特指经铬盐鞣制后呈现天然灰蓝色调的皮革半成品。以下是详细解释:
铬鞣革(Chrome-tanned Leather)
指使用三价铬盐(如硫酸铬)鞣制的皮革。铬鞣法诞生于19世纪,因鞣制速度快(数小时)、成革耐热性高(收缩温度≥100℃)、手感柔软且适合染色,成为现代皮革工业的主流工艺。鞣制后,铬离子与胶原纤维结合,赋予皮革稳定性。
"蓝"的含义
指皮革在铬鞣后、染色前的中间状态(俗称"蓝湿革")。因残留的铬离子与水结合形成水合络合物,皮革截面呈现独特的灰蓝色,故称"蓝皮"(Wet Blue)。此阶段皮革含水分约50%,需进一步中和、染色、加脂等处理。
《英汉皮革工业词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定义"铬鞣革"为:"以三价碱式铬盐为鞣剂制成的革,具耐温、柔软、易染色特性。"
来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官网(需查询具体章节)
国际皮革工艺师协会(IULTCS)术语库
"Wet Blue"条目注明:"铬鞣后未染色的革,因含铬呈蓝色,含水量40-60%。"
来源:IULTCS Glossary(国际权威机构官网)
《皮革化学与工艺学》(陕西科技大学教材)
指出铬鞣革的蓝色是"Cr³⁺八面体络合物d-d跃迁吸收红光所致",属正常现象。
如需进一步了解铬鞣化学反应式或具体工艺参数,可补充说明。
“铬革蓝”这一词汇的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铬革蓝”对应的英文翻译为“chrome-tanned blue leather”,主要指在皮革鞣制过程中使用铬盐处理并呈现蓝色的皮革材料。该词属于专业术语,常见于皮革工业领域。
成分与来源
相关污染问题
铬革废料占皮革总重量的约60%,其重金属成分易对土壤和水体产生毒性,属于制革工业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注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