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sclerocornea
consolidate
cornea
【医】 cerato-; cornea; kerato-; keratoderma
"巩角膜"是中文医学术语中常见的误写形式,正确解剖学名称为"角膜"和"巩膜"的组合结构。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
角膜(Cornea)
作为眼球前部的透明层,其英文术语源自拉丁语"corneus"(角质的)。角膜由五层组织构成,包含无血管的透明基质,主要承担光线折射功能。国际权威医学教材《Gray's Anatomy》第42版指出,角膜的曲率半径平均为7.8毫米,折射力约占眼球总屈光力的三分之二。
巩膜(Sclera)
英文术语"sclera"源自古希腊语"σκληρός"(坚硬的)。作为眼球后部乳白色不透明纤维膜,其厚度从后极部1毫米到角膜缘处0.3毫米渐变。根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研究数据,巩膜含大量胶原纤维,占眼球外膜总面积的85%。
角巩膜缘(Limbus)
作为角膜与巩膜的移行区,该过渡带宽度约1.5-2.0毫米。英国《眼科学》期刊记载,此区域包含重要的干细胞群(limbal stem cells),负责角膜上皮细胞的再生。美国眼科学会临床指南强调,该解剖结构是青光眼手术的关键操作部位。
上述术语的规范英文对应关系已获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疾病分类ICD-11认证。具体解剖参数参考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眼科解剖图谱》第7版测量标准。
“巩角膜”可能是指角膜和巩膜的合称,二者共同构成眼球外壁的纤维层。以下是详细解释:
结构与位置
角膜位于眼球前部中央,呈透明圆盘状,无血管组织。它占眼球纤维膜的前1/6,是屈光系统核心部分,贡献约70%的屈光力。
功能特性
结构与位置
巩膜位于眼球外层后5/6区域,呈白色不透明,质地坚韧。分为表层巩膜、实质层和棕黑层。
核心功能
角膜与巩膜共同构成眼球外层屏障,既保障光学功能(角膜透光),又提供力学支撑(巩膜抗压)。若出现红肿、疼痛或视力下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