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假脱机英文解释翻译、共享假脱机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shared spooling
分词翻译:
共享的英语翻译:
enjoy together; pool; share
【计】 share; sharing
【经】 pool
假脱机的英语翻译:
【计】 spooling
【经】 spooling
专业解析
共享假脱机(Shared Spooling)是计算机系统中一种资源管理技术,其核心含义如下:
一、术语定义
共享假脱机(Shared Spooling)指多用户或多任务环境下,通过共享的临时存储区域(如磁盘缓冲区)实现输入/输出任务的并行处理。其英文术语由三部分构成:
- Shared(共享):允许多个用户或进程共用同一资源;
- Spool(Simultaneous Peripheral Operations On-Line):即外围设备联机并行操作,源自早期大型机的磁带缓冲技术;
- -ing:表示动态处理过程。
二、技术原理
-
假脱机机制
将低速外设(如打印机)的I/O操作转为后台批处理,用户程序无需等待设备就绪即可继续执行。数据先写入高速共享存储区(假脱机区),再由系统自动调度输出。
-
共享特性
多个任务提交的I/O请求在共享缓冲区中排队,由假脱机管理程序(如UNIX的daemon
进程)统一调度执行,避免设备冲突并提升利用率。
三、应用场景
- 打印共享:企业网络中多台计算机共用一台物理打印机;
- 批量作业处理:大型机系统中异步处理卡片读入或磁带输出任务;
- 云计算资源池:现代云平台通过虚拟假脱机机制分配存储与计算资源。
四、技术价值
- 资源利用率提升:设备空闲时间减少30%-60%(IBM研究数据);
- 多任务并行性:CPU与I/O设备实现物理并行操作;
- 错误隔离:单任务I/O故障不影响整体系统运行。
权威参考来源:
计算机术语定义参考《IEEE Standard Glossary of Computer Terminology》(IEEE Std 610.10-1994);技术原理部分综合IBM《Mainframe Spooling Architecture》白皮书与ACM期刊《Operating System Review》相关论文。
网络扩展解释
共享假脱机是操作系统中通过SPOOLing技术(假脱机技术) 将物理上的独占设备虚拟化为共享设备的一种机制。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磁盘的输入/输出井和内存缓冲区,实现多个进程对设备的并发访问,同时提高I/O效率。以下是关键点解析:
1.核心概念
- 假脱机(SPOOLing):全称 Simultaneous Peripheral Operation On-Line,即“外部设备联机并行操作”。它通过联机操作模拟脱机效果,在主机控制下实现高速设备(如磁盘)与低速设备(如打印机)的数据中转,避免进程因等待I/O而阻塞。
- 共享化:将原本只能串行使用的独占设备(如打印机)改造为逻辑上的共享设备,允许多个进程“同时”使用,但实际通过排队机制交替执行。
2.技术组成
- 输入井/输出井:在磁盘上开辟的存储区域,分别用于暂存待处理的输入数据和待输出的结果。
- 输入/输出缓冲区:内存中的临时存储区,用于高速设备与低速设备之间的数据中转,缓解速度差异。
- 控制进程:管理输入/输出请求的调度,例如按优先级或队列顺序处理打印任务。
3.工作流程
- 输入阶段:低速设备(如扫描仪)的数据先存入磁盘的输入井,再由内存缓冲区传输到高速设备(CPU)处理。
- 输出阶段:处理结果从内存缓冲区暂存到磁盘的输出井,最后按顺序传输到低速设备(如打印机)输出。
4.优势与意义
- 提高I/O速度:通过磁盘缓存减少进程等待时间,实现CPU与I/O设备并行工作。
- 设备虚拟化:用户感知为独占设备,实际通过队列调度共享使用(如多用户“同时”打印)。
- 解决速度矛盾:协调低速外设与高速CPU之间的速率差异,优化系统资源利用率。
示例场景:共享打印机
当多个用户提交打印任务时,SPOOLing系统将各任务数据暂存到磁盘输出井,再按队列顺序传输到打印机。用户感觉打印机“立即响应”,实际是后台按序处理,避免多进程直接竞争物理设备。
共享假脱机技术通过软硬件协同,将独占设备转化为高效、透明的共享资源,是操作系统管理外设的核心机制之一。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