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热(Heating Supply)是指通过人工技术手段向建筑物或特定空间输送热能,以维持适宜温度的环境控制系统。根据《现代汉英综合大词典》定义,其核心包含三个层面:热源生产(如锅炉、热泵)、热能传输(管道或电网)和终端散热(暖气片、地暖)。
在工程领域,供热系统按规模可分为集中式(如城市热网)和分散式(如家庭壁挂炉)。《建筑供暖通风术语标准》GB/T 50155-2023明确指出,现代系统需满足能源效率二级以上标准,热损耗需控制在8%以内。
从社会应用看,中国北方城镇集中供热覆盖率已达86%(国家统计局2024年数据),其中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67%,涵盖地热、工业余热等多种形式。国际能源署《2025全球供热展望》特别指出,中国的吸收式热泵技术已实现能效比(COP)4.8的行业突破。
供热是指通过热源生产热能,并利用管网系统将热水或蒸汽等热媒输送至用户,以满足生产、生活所需热能的技术及社会服务。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供热是以热水或蒸汽为媒介,通过热网将热源产生的热能输送至用户的行为。其核心目的是保障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所需的热量供应,尤其在北方地区是冬季重要的民生服务。
三要素构成
按覆盖范围分类
按传输方式分类
供热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尤其在我国北方,集中供暖被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现代供热技术通过热电联产、余热回收等方式提升能效,兼具经济效益与环保价值。
扩展阅读:如需了解供热设施操作规范(如入户阀门管理),可参考政府发布的《集中供热常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