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message rate
【计】 message
rate; speed; tempo; velocity
【化】 rate; speed
【医】 speed; velocity
报文速率(Message Rate)是通信系统中衡量数据传输效率的核心参数,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有效数据量,英文对应术语为"Data Transmission Rate"或"Message Transfer Rate"。其标准定义包含三个维度:
技术定义
在数字通信中,报文速率通常以比特每秒(bps)为单位,计算公式为:
$$
R = frac{N}{t}
$$
其中$R$代表报文速率,$N$为有效载荷比特数,$t$为传输时间。该定义源自国际电信联盟ITU-T G.701标准。
协议相关性
不同通信协议对报文速率的计算存在差异:
实际系统中的报文速率受制于香农定理:
$$
C = B log_2(1 + frac{S}{N})
$$
其中$C$为信道容量,$B$为带宽,$S/N$为信噪比。该理论由贝尔实验室1948年发表的《通信的数学理论》奠定基础。
在光纤通信领域,国际标准组织OIF(Optical Internetworking Forum)制定的CFP2相干光模块规范中,400Gbps系统实际报文速率需考虑20%的FEC开销。
报文速率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概念,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报文数量。以下从定义、单位、关联概念三方面详细解释:
1. 定义与核心含义 报文速率指网络传输中每秒通过的报文数量(单位:个/秒)。这里的报文是网络协议中封装好的数据单元,如TCP报文段或IP数据包。例如阿里云提到的「清洗阈值30000个/秒」即当每秒报文超过3万时触发拦截机制。
2. 与比特率的区别
3. 影响因素
扩展说明
在计算总数据量时,需结合报文速率和平均报文大小。例如:若报文速率为1000个/秒,每个报文平均1500字节,则实际数据速率为:
$$
1000 times 1500 times 8 = 12,000,000 text{ b/s} = 12 text{ Mb/s}
$$
该公式体现了报文速率与比特率的转换关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