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阻振荡器英文解释翻译、负阻振荡器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电】 negative-resistance oscillator
相关词条:
1.negativeresistanceoscillator
分词翻译:
负阻的英语翻译:
【计】 negative impedance
振荡器的英语翻译:
【医】 agitator; oscillator
专业解析
负阻振荡器(Negative Resistance Oscillator)是一种利用非线性元件负阻特性产生持续振荡的电子电路。其核心原理在于器件在特定电压-电流区间内呈现负微分电阻特性(即电流增大时电压下降),从而通过能量回馈机制维持自激振荡。
从汉英对照角度解析:
-
基本定义
中文"负阻"对应英文"negative resistance",指器件的增量电阻为负值($R=frac{dV}{dI}<0$)。振荡器(oscillator)指能自动将直流电能转换为特定频率交流信号的电路系统。
-
工作机理
当器件(如隧道二极管)偏置在负阻区时,电路总阻抗满足:
$$
Z{total} = R{neg} + R{load} + jX = 0
$$
其中$R{neg}$为负阻值,$jX$为电抗分量。该条件使系统失去稳定性,微小噪声被指数级放大形成振荡。
-
典型器件
- 隧道二极管(Tunnel diode):基于量子隧穿效应,工作频率可达GHz级(参考: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 耿氏二极管(Gunn diode):利用转移电子效应,常用于微波振荡源(参考:Microwave Engineering by David M. Pozar)
-
应用领域
主要应用于高频场景:雷达系统本振源(>10GHz)、微波通信发射机、医学电子设备等。其优势在于无需传统LC谐振回路即可实现高频窄带输出。
网络扩展解释
负阻振荡器是一种利用负阻器件特性产生自激振荡的电路装置。以下是其核心概念和工作原理的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负阻振荡器通过负阻器件抵消电路中的正阻损耗,使系统维持自激振荡。由于负阻器件仅需与LC谐振回路两端连接,因此也被称为“二端振荡器”。
2.负阻器件的特性
- 动态负阻特性:在特定工作区段(如伏安特性曲线的某一段),负阻器件的动态电阻为负值,即电压增加时电流减小(或电流增加时电压减小)。这种特性使其能够向外电路提供交流能量,而非消耗能量。
- 能量转换:负阻器件本身不存储能量,而是通过直流电源供电,将直流能量转换为交流能量输出,实现振荡。
3.工作原理
- 起振条件:当负阻器件提供的功率大于谐振回路及负载的正阻损耗时,电路起振。
- 稳幅机制:负阻器件的非线性特性会导致其负阻值随振荡幅度变化(电压控制型负阻值增大,电流控制型负阻值减小),最终达到动态平衡,使输出幅度稳定。
- 振荡条件公式:
若总正阻为$R_P$,负阻器件的负阻为$-R_N$,则需满足:
$$
R_N > R_P
$$
4.类型与典型器件
- 电压控制型(N型):电流为电压的单值函数,如隧道二极管、真空四极管等。
- 电流控制型(S型):电压为电流的单值函数,如某些特殊三极管。
5.应用与特点
- 高频应用:主要用于超高频段(如100MHz以上),常见于射频电路和微波振荡器中。
- 结构简单:仅需两端连接,电路设计复杂度较低。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具体电路实现或器件选型,可参考相关文献或工程手册中的设计案例。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