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folin-Wu's method
blessing; good fortune
twin; two
【计】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医】 bi-; bis-; di-; duo-
family name; surname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医】 method
【经】 law
福-吴二氏法(Fu-Wu Method)是医学检验领域用于血红蛋白测定的经典方法,该方法由我国学者吴襄与福尔马林改良团队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结合了酸化血红蛋白比色法的原理。其核心步骤为:将血液样本与盐酸溶液混合,使血红蛋白转化为稳定的酸化血红蛋白,再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54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最终计算出血红蛋白浓度。公式可表示为: $$ Hb(g/dL) = frac{A{样本}}{A{标准}} times C{标准} $$ 其中$A{样本}$为待测液吸光度,$A_{标准}$为已知浓度标准液吸光度。
该方法具有三大技术特性:① 使用1%盐酸作为溶血剂,能有效稳定血红蛋白分子结构;② 采用目视比色与光电比色双重校验,误差控制在±5%以内;③ 建立中国人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范围(男性12-16g/dL,女性11-15g/dL),相关数据收录于《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现代检验医学虽已普遍使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但福-吴氏法仍作为教学示范方法和设备校准基准存在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福-吴二氏法”是医学领域的一种血液分析方法,由美国生物化学家奥托·福林(Otis Folin)和中国科学家吴宪(Hsien Wu)于20世纪初共同创立,主要用于临床化学检测。以下是详细解释:
术语来源
该方法的英文名称为Folin-Wu method(或Folin-Wu's blood analysis),由两位科学家的姓氏组合命名。吴宪是中国近代生物化学奠基人之一,其研究推动了血液分析技术的标准化。
应用领域
主要用于测定血液中的葡萄糖、尿素氮、蛋白质等生化指标。例如,经典的“福林-吴法血糖测定”通过特定试剂与血液样本反应生成颜色变化,再通过比色法计算浓度。
历史意义
该方法在20世纪中期被广泛使用,为现代临床化学检测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操作步骤繁琐、试剂稳定性等问题,现已被更高效的全自动分析技术取代。
补充说明
需注意“福”在此处为音译(对应“Folin”),与汉字“福”的吉祥含义无关。部分文献可能简称为“福吴法”或“Folin-Wu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实验步骤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早期生物化学文献或医学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