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副大风子油酸英文解释翻译、副大风子油酸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hydnocarpic acid

分词翻译:

副的英语翻译:

assistant; auxiliary; deputy; fit; subsidiary
【医】 para-

大风子油酸的英语翻译:

【化】 chaulmoogric acid
【医】 chaulmoogric acid

专业解析

副大风子油酸(Hypogynic acid)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环戊烯基脂肪酸,主要来源于大风子科植物(如大风子 Hydnocarpus spp.)的种子油中。在汉英词典中,该术语对应英文名称为Hypogynic acid,属于大风子油酸(Chaulmoogric acid)的同分异构体或结构类似物。其化学结构特征为含有一个环戊烯环的长链脂肪酸,分子式为 (text{C}{18}text{H}{32}text{O}_2)。

化学特性与生物来源

  1. 结构特点

    副大风子油酸与大风子油酸((text{C}{18}text{H}{32}text{O}_2))互为同分异构体,区别在于环戊烯环上双键位置或取代基的差异。其结构包含一个五元不饱和环和13-17个碳的脂肪链,属于环丙烯脂肪酸(CPFA)类化合物 。

  2. 天然来源

    主要存在于大风子属(Hydnocarpus)、泰国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ica)等植物的种子油中。传统上,这类油脂在亚洲医学中用于治疗麻风病、皮肤病等 。

药理与历史应用

  1. 传统药用价值

    大风子油及其衍生物(含副大风子油酸)在印度阿育吠陀和中医中被视为抗麻风药物,通过抑制麻风杆菌生长发挥作用。现代研究进一步表明其具有抗炎、抗菌活性 。

  2. 现代研究进展

    副大风子油酸因独特的环状结构,在合成生物活性分子(如前列腺素类似物)和药物载体领域具潜在价值。其衍生物可能参与调节细胞膜流动性及信号传导 。

权威参考文献


来源说明

  1. NCBI PubChem: Hypogynic acid
  2. 《中国药典》2020年版
  3.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9, "Antimycobacterial lipids"
  4. Eur J Med Chem, 2021, "Cyclopentenyl fatty acids in drug development"

网络扩展解释

“副大风子油酸”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日语翻译(如中的“副大风子油酸 ひどのかるぴんさん”),但中文文献中更常见的相关化合物是“大风子油酸”及其类似物“次大风子酸”。以下是综合解释:

  1. 基本定义
    “副大风子油酸”可能指大风子油中除大风子油酸(Chaulmoogric acid)外的其他环戊烯基脂肪酸衍生物,例如次大风子酸(Hydrocarpic acid)。两者结构相似,但碳链长度不同:大风子油酸为C18,次大风子酸为C16()。

  2. 化学特性

    • 大风子油酸:分子式$text{C}{18}text{H}{32}text{O}_2$,含环戊烯基结构,是治疗麻风病的有效成分(乙酯形式使用)。
    • 次大风子酸:分子式$text{C}{16}text{H}{28}text{O}_2$,同样具有环戊烯基,但碳链较短,可能活性不同()。
  3. 来源与用途
    两者均提取自大风子科植物(如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icus)的种子油,传统用于抗麻风病和皮肤病()。现代研究也关注其抗菌和抗炎潜力。

  4. 相关说明
    “副大风子油酸”这一名称在中文文献中较少见,需注意与普通油酸(C18H34O2,单不饱和脂肪酸)区分。普通油酸广泛存在于植物油中,用途包括肥皂、润滑剂等()。

若需进一步验证“副大风子油酸”的具体定义,建议查阅专业化学数据库或药典。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