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molecular frequency
element; member; molecule; numerator
【计】 molecusar
【化】 molecule
【医】 molecule
frequency
【计】 F; frequency
【化】 frequency
【医】 frequency
【经】 frequency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分子频率”(molecular frequency)指分子在特定能级间发生振动或转动跃迁时,吸收或发射的电磁辐射所对应的特征频率。该频率由分子内部原子间的相对运动及量子化能级决定,是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特性的直接反映,常用于光谱分析等领域。
详细解释:
分子频率源于分子内部原子核的周期性运动(振动/转动),其数值由量子力学规律约束。例如,双原子分子的振动频率可通过简谐振子模型近似计算:
$$
u = frac{1}{2pi} sqrt{frac{k}{mu}} $$
其中 ( k ) 为键力常数,( mu ) 为约化质量。实际分子需引入非谐性修正(来源:Atkins, Physical Chemistry)。
光谱学意义
分子在红外或微波波段吸收/发射特定频率的光子,形成特征光谱。例如,CO₂在667 cm⁻¹(约15 THz)处的强吸收峰对应其反对称伸缩振动频率(来源:NIST Chemistry WebBook)。
应用领域
权威参考来源:
“分子频率”是分子物理学和光谱学中的核心概念,指分子内部运动(如振动、转动)对应的周期性变化频率。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解释:
分子频率主要分为两类:
振动频率
分子中原子的周期性相对运动(如化学键伸缩、弯曲)产生的频率。例如,CO₂分子的对称伸缩振动频率约为2349 cm⁻¹(波数)。
公式:$$
u = frac{1}{2pi}sqrt{frac{k}{mu}}$$
其中,(k)为化学键力常数,(mu)为折合质量((mu = frac{m_1m_2}{m_1+m_2}))。
转动频率
分子整体绕轴旋转的角频率,常见于微波光谱。例如,HCl分子的转动频率在数十GHz量级。
公式:$$
u_{text{转动}} = frac{hbar}{4pi I} (J+1)$$
(I)为转动惯量,(J)为量子数。
通过光谱技术检测:
例如,水分子(H₂O)的三种振动模式频率分别为3657 cm⁻¹(对称伸缩)、3756 cm⁻¹(不对称伸缩)和1595 cm⁻¹(弯曲振动),这些特征频率是其红外吸收谱的基础。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