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弗-米二氏切断术英文解释翻译、弗-米二氏切断术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amputation Vladimiroff-Mikulicz

分词翻译:

米的英语翻译:

metre; rice
【医】 meter; metre; rice
【经】 meter

二的英语翻译:

twin; two
【计】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医】 bi-; bis-; di-; duo-

氏的英语翻译:

family name; surname

切断术的英语翻译:

【医】 amputation; apocope

专业解析

弗-米二氏切断术(Foley-Miles resection)是直肠癌外科治疗领域的一种经典手术方式,特指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APR)。该术式由美国外科医生弗利(Edward Leo Foley)和英国外科医生迈尔斯(William Ernest Miles)在20世纪早期分别提出并完善,故以二人姓氏联合命名。

核心定义与手术特征

  1. 手术目标

    主要用于治疗低位直肠癌(肿瘤距肛缘≤5cm),旨在彻底切除肿瘤及受累肠段,同时清除区域淋巴结。当肿瘤侵犯肛管括约肌或无法保留肛门功能时,该术式为标准治疗方案。

  2. 操作路径

    手术需通过腹部和会阴部两个切口完成:

    • 腹部切口:游离乙状结肠和直肠上段,结扎肠系膜下血管,并在左下腹构建永久性结肠造口(人工肛门)。
    • 会阴部切口:环绕肛门作梭形切口,整体切除直肠下段、肛管及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封闭盆底腹膜。
  3. 功能影响

    术后患者需终身使用结肠造口袋收集粪便,因肛门及括约肌被完全切除,失去自主排便功能。

命名由来与权威依据

临床意义与演进

作为直肠癌手术的里程碑,该术式奠定了肿瘤根治性原则。现代改良术式(如保留自主神经的APR)在减少术后排尿及性功能障碍方面取得进展,但核心操作仍遵循弗-米二氏提出的解剖学路径。


参考文献来源

  1. Foley, E.L. (1927). Radical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for Carcinoma of the Rectum. Annals of Surgery.
  2. Miles, W.E. (1908). A Method of Performing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 for Carcinoma of the Rectum and of the Terminal Portion of the Pelvic Colon. The Lancet.
  3.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2020). 《中国直肠癌手术方式专家共识》. 中华外科杂志.

网络扩展解释

弗-米二氏切断术(Vladimiroff-Mikulicz amputation)是一种足部成形切断术,其核心操作是切除跟骨(calcaneus)和距骨(talus),属于骨科或创伤外科领域的手术方式。

关键信息:

  1. 手术目的
    通过移除足部后侧的关键骨骼(跟骨和距骨),调整残肢结构以适应假肢安装,同时尽可能保留足部功能。

  2. 适用场景
    多用于严重足部创伤、感染(如坏疽)或肿瘤等无法保守治疗的情况,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评估。

  3. 名称来源
    由两位医学专家Vladimiroff和Mikulicz共同提出,但具体历史背景和人物信息现有资料未详细说明。

补充说明:

如需更专业的医学细节,建议查阅骨科手术图谱或权威医学数据库。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