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非洲蟾蜍属英文解释翻译、非洲蟾蜍属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Xenopus

分词翻译:

非洲的英语翻译:

Africa

蟾蜍属的英语翻译:

【医】 Bufo

专业解析

非洲蟾蜍属(学名:Amietophrynus)是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的一个属,主要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该属生物具有典型蟾蜍类特征,包括粗糙皮肤、短四肢及适应陆地生活的厚实体型。2006年分类学修订后,原属Bufo(蟾蜍属)的42个非洲特有物种被重新划归此独立属,分类依据主要基于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Frost et al., 2006)。

其典型物种如非洲草原蟾蜍(Amietophrynus regularis)具有以下特性:

  1. 生态适应性:可在半干旱草原至城市排水系统等多环境中生存
  2. 繁殖特征:雨季时聚集于临时水塘进行爆炸式产卵,单次产卵量达8,000-12,000枚
  3. 生存威胁:栖息地破碎化与农药污染导致种群数量下降,被IUCN列为需关注物种

该属物种在生态链中兼具害虫控制与生物指标双重功能,其皮肤分泌物所含bufadienolides化合物具有神经毒性,被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显示,气候变化正在改变其繁殖周期与地理分布模式(Tolley et al., 2023)。

资料来源:

  1.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两栖动物红色名录
  2. 非洲两栖动物保护组织(AACA)物种数据库
  3. 国际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物种分布数据

网络扩展解释

“非洲蟾蜍属”这一名称可能存在不同语境下的指代差异,需结合生物学分类和具体物种特征来解析:

  1. 可能指代“爪蟾属”(Xenopus)
    该属属于无尾目负子蟾科,主要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代表物种如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其特点是:

    • 皮肤光滑,趾间有蹼,适应水生生活;
    • 在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尤其在胚胎学、毒理学领域(如评估生殖内分泌干扰效应)。
  2. 或指“胎生蟾属”(Nectophrynoides)
    该属为非洲特有,分布于坦桑尼亚等地,繁殖方式独特:

    • 唯一完全胎生的蟾蜍类群,直接产下幼体而非产卵;
    • 例如奇汉西喷雾蟾蜍(Nectophrynoides asperginis),体长仅约2厘米,栖息于瀑布附近,因栖息地破坏濒临灭绝。

注意:中文俗名易引发混淆,建议结合拉丁学名区分。若需进一步确认具体物种,可提供更多分类学信息或研究背景。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