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ferrite
fat; large; loose; rich
【医】 pachy-
grain; granule
【医】 grain; granula; granulatio; granulation; granulationes; granule; granum
determine; iron; unalterable; weapon
【医】 Fe; ferri; ferrum; iron; mars; sidero-
【经】 iron
肥粒铁(Ferrite)是金属材料学中的重要术语,指钢铁中由铁和少量碳组成的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的相,其英文对应词为Ferrite。以下是详细解释:
肥粒铁是铁碳合金(如钢和铸铁)中的一种显微组织相,由α-铁(Alpha Iron)构成,具有体心立方晶格(BCC)结构。其碳溶解度极低(室温下约0.02%),因此几乎为纯铁相。在显微镜下呈现明亮的多边形或针状形态,质地柔软且延展性高,但强度和硬度较低。
机械性能
肥粒铁因碳含量低而具有良好塑性和韧性,但硬度不足(通常低于100 HB)。常与珠光体(Pearlite)或马氏体(Martensite)共存,通过调整钢材中肥粒铁的比例可优化材料综合性能。
来源:《材料科学基础》(冯端等编著)
应用场景
广泛存在于低碳钢(如Q235)、电工钢及铸铁中。例如,电工钢的高肥粒铁含量可减少涡流损耗,提升变压器能效;铸铁中的游离肥粒铁则增强抗冲击性。
来源: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金属材料分类与术语》
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肥粒铁定义为:
"A solid solution of carbon in body-centered cubic iron, stable at low temperatures and containing a maximum of 0.02% carbon at 727°C."
(译文:碳在体心立方铁中的固溶体,低温稳定,727°C时碳溶解度最大为0.02%。)
注:因未搜索到可验证的在线权威链接,本文来源均引自经典教材及行业标准文献,建议进一步查阅《ASM Handbook》或《金属学原理》获取实验数据与金相图谱。
肥粒铁是钢铁材料中重要的显微组织之一,其定义和特性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基本定义与结构
肥粒铁(Ferrite)又称铁素体或α-Fe,是碳在α-Fe中的固溶体,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BCC)。其晶格中原子排列紧密,导致碳的溶解度极低(约0.02%以下),在727°C以下稳定存在。这种结构也是钢铁磁性的主要来源。
物理与化学特性
与其他组织的关系
肥粒铁常作为复合组织的构成部分,例如:
应用与检测
在工业中,通过磁力式皮膜仪测量非磁性物质(如奥氏体)的厚度,间接评估肥粒铁含量,该方法称为FN(Ferrite Number)值测定。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在热处理中的具体演变或与其他显微组织的相互作用,可参考材料科学相关文献或标准手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