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inventory of non-tariff barriers
非关税壁垒清单(Non-Tariff Barriers List)是指一国或地区为限制进口而采取的所有非关税措施的系统性汇总。与关税不同,这些壁垒不通过提高税率,而是通过法规、标准、程序等形式间接阻碍贸易。以下从汉英词典角度结合国际贸易实践进行详细解释:
非关税壁垒(Fei Guanshui Bilei)指除关税以外,一切用于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法律、行政、技术或商业措施的总称。其清单是对此类措施的正式汇编,通常由政府或国际组织发布。
Non-Tariff Barriers (NTBs):Government measures other than tariffs that restrict trade flows, including quotas, licenses, subsidies, and technical standards. ANon-Tariff Barriers List catalogs these measures for transparenc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greements.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BT)
进口配额与许可(Quotas & Licensing)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Duties)
海关程序与行政延迟(Customs Procedures)
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 SPS)
来源:中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
注:非关税壁垒清单具有动态性,企业应实时关注政策更新,并依托专业机构(如海关、贸促会)获取最新合规指导。
非关税壁垒清单是指各国为限制进口而采取的非关税措施的总称,其核心目的是通过非价格手段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以下是主要类型及解释:
进口配额制
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特定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设定上限,超过后禁止进口或征收高关税。例如,某国每年仅允许进口100万辆汽车。
进口许可证制
要求进口商必须获得政府颁发的许可证才能进口特定商品。例如,对稀有金属实行许可证管理。
自动出口限制
出口国“自愿”限制对某国的出口量,通常迫于进口国压力。例如日本曾限制汽车对美出口。
技术性贸易壁垒
通过技术标准、认证程序等限制进口。例如欧盟要求电子产品符合RoHS环保标准。
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
以保护人类、动植物健康为由设置严格检疫要求。例如日本对进口水果的病虫害检验标准。
歧视性政策
贸易救济措施
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例如对低价进口钢材征收反倾销税。
通关程序壁垒
通过冗长海关手续、复杂文件要求延迟进口。例如拉美国家常对服装类商品延长清关时间。
绿色壁垒
以环保名义限制进口,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要求进口商品符合碳排放标准。
外汇管制
限制进口商获取外汇的能力,间接抑制进口需求。
特点相较于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更具隐蔽性(如技术标准)、灵活性(可针对特定商品或国家)和复杂性(涉及多领域法规)。若需完整清单,可参考世界贸易组织(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等文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