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zeotropy
blame; evildoing; have to; non-; not; wrong
【计】 negate; NOT; not that
【医】 non-
【化】 azeotropy
"非共沸性"(non-azeotropy)是热力学与化工领域的重要概念,指两种或多种液体混合时无法形成固定沸点混合物的特性。与共沸混合物(azeotrope)在恒定温度下蒸发不同,非共沸混合物的气相与液相组成在蒸馏过程中持续变化,导致沸点呈现动态区间1。
该现象的核心机制在于混合组分分子间作用力的差异性。例如,当正己烷与乙醇混合时,因极性差异导致蒸汽压无法达到平衡点,蒸馏时会优先分离低沸点组分,形成温度梯度(78.3°C至98.4°C)2。这种特性在制冷剂开发中具有特殊价值,非共沸制冷剂如R407C通过相变温滑(temperature glide)提升热交换效率,比传统制冷剂节能12-18%3。
工程应用需注意组分比例控制,《化工热力学基础》(王振宇,2020)指出非共沸体系的相平衡计算需采用NRTL方程或UNIQUAC模型,这对精馏塔设计精度有决定性影响。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标准34-2022已将非共沸混合物的滑移系数列为强制检测指标4。
“非共沸性”是化学中描述混合液体性质的一个术语,指混合物在沸腾时,液相和气相的组成不同,且无法通过蒸馏达到恒定沸点的特性。以下是具体解释:
基本定义
非共沸性(Azeotropy)对应的英文为“zeotropy”,指两种或多种液体混合后,在蒸馏过程中各组分比例会不断变化,无法形成固定沸点的混合物。与之相反的是“共沸性”(如乙醇与水在特定比例下形成共沸混合物)。
与共沸性的区别
实际应用
非共沸混合物在工业分离(如石油分馏)中需要采用分馏塔等复杂设备,而共沸混合物可通过简单蒸馏分离。
示例:若将甲醇(沸点64.7℃)和水(沸点100℃)混合,蒸馏时沸点会从约64.7℃逐渐升至100℃,说明其具有非共沸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