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氚源英文解释翻译、放射性氚源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radioactive tritium source
分词翻译:
放射的英语翻译:
emanate from; emit; radiate; ray; shed
【化】 emit; radiate; radiation
【医】 actino-; radiate; radiation; radio-
氚的英语翻译:
tritium
【化】 tritium
【医】 H3; hyzone; tritium
源的英语翻译:
fountainhead; source
【医】 source
专业解析
放射性氚源 (fàngshèxìng chuān yuán)
汉语释义:
指以氢的放射性同位素氚(³H)为核心材料制成的放射源。氚通过β衰变释放低能电子(最大能量约18.6 keV),半衰期为12.32年。此类放射源通常将氚气体密封于金属或玻璃容器内,利用其衰变产生的电离辐射,广泛应用于核技术领域。
英文对应术语:
Tritium Source (或Radioactive Tritium Source)
详细解释:
-
物理特性
- 衰变类型:纯β⁻衰变,不释放γ射线,穿透力弱(空气中射程约6 mm,可被薄金属片屏蔽)。
- 能量特征:β粒子平均能量5.7 keV,最大能量18.6 keV,需特殊探测器(如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
- 半衰期:12.32年,衰变产物为稳定同位素氦-3(³He)。
-
制备与封装
氚源通过将氚气(T₂)吸附于钛、锆等金属靶材,或填充至内壁镀磷光体的密封玻璃管(如氚灯)中制成。封装需满足国际标准(如ISO 2919),确保长期密封性与辐射安全。
-
主要应用
- 自发光设备:氚激活的荧光粉用于紧急出口标识、手表夜光(无需外部电源),如氚气管(GTLS)。
- 核技术研究:作为β辐射标准源或电子俘获检测器(ECD)的参考源。
- 中子发生器:通过氘-氚(D-T)核反应产生14 MeV中子,用于石油测井、材料分析。
权威参考来源:
-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放射源安全和保安行为准则》(SSG-8),定义密封放射源分类与管理要求。
- 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氚操作与安全指南》,详述氚源封装技术与辐射防护规范。
- 中国核安全法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规范氚源生产与使用许可制度。
安全与监管
尽管氚的β辐射外照射风险低,但吸入或摄入氚化合物(如氚水)可能造成内照射危害。国际监管框架(如IAEA《基本安全标准》)要求对氚源实施全生命周期管控,包括生产、运输、使用及退役后的回收处理。
网络扩展解释
“放射性氚源”指以氚(氢的放射性同位素)为核心成分的放射源。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 氚(³H):氢的同位素之一,原子核含1个质子和2个中子,具有放射性,半衰期约12.3年,衰变时释放低能量的β射线(电子流)。
- 放射源:指能持续释放α、β、γ等射线的放射性物质,通常为特定用途制备的同位素。
2.特性与产生
- 放射性来源:氚通过核反应产生,例如中子轰击锂-6或氘核聚变。
- 辐射特性:氚释放的β射线穿透力弱(空气中仅穿透约5毫米),需近距离接触或吸入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3.主要应用
- 工业领域:用于制造自发光设备(如紧急出口标志、手表指针),利用β射线激发荧光物质。
- 科研与医学:作为示踪剂,追踪化学反应路径或生物代谢过程。
- 核能研究:参与可控核聚变实验(如氘-氚反应)。
4.安全性
- 因β射线能量低且半衰期较短,氚源相对其他放射源(如钴-60)更安全,但仍需密封保存以防吸入或摄入。
如需进一步了解氚的核反应机制或具体应用案例,可参考核物理学相关文献或行业标准文件。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