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lightning protection
防雷(Lightning Protection)指通过系统化工程技术手段预防或减轻雷电对人员、建筑物及设备造成的损害。该术语在汉英词典中对应"lightning protection"或"thunderproof",其核心概念包含三个层面:
物理防护体系
包括避雷针(lightning rod)、引下线(down conductor)和接地装置(grounding system)构成的法拉第笼原理防护系统。中国气象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明确要求,高层建筑必须配置Ⅲ类以上防雷装置。
电磁脉冲防护
针对雷电引发的瞬态电涌(transient voltage),采用电涌保护器(SPD)进行多级防护。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62305标准规定,关键电子设备需达到Class I电涌防护等级。
综合防护策略
包含雷击风险评估电位连接及屏蔽措施。美国国家消防协会NFPA 780标准强调,防雷系统需与建筑结构形成完整等电位体。英国标准BS EN 50164则对防雷材料导电率提出具体参数要求。
现代防雷工程已发展为涵盖建筑、电力、通信等多学科交叉领域。国际防雷科学会议(ICLP)数据显示,规范化的防雷体系可使雷击事故率降低92%以上。中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T 21714与IEC国际标准保持同步更新,体现防护技术的全球协同发展。
“防雷”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多个角度解析:
防雷是通过拦截、疏导雷电并将其泄放入地的技术手段,保护建筑物、设备及人员免受雷击损害。其核心并非完全阻止雷电,而是通过接闪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带等)引导雷电流安全入地。具体措施包括:
典型防雷系统包含三部分:
在汉语中,“防雷”被引申为“防范不测,预防灾害”,强调对潜在风险的警惕和提前应对。例如,在安全管理中常以此比喻加强风险预判。
雷电可能造成设备损坏、系统瘫痪甚至人员伤亡,因此需通过专业机构检测(如具备资质的防雷检测单位)并采取分级防护措施。现代防雷技术已形成标准化体系,涵盖建筑、通信、电力等多个领域。
如需了解防雷等级划分或具体工程标准,可进一步查阅相关行业规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