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rposant
discharge
【化】 discharge
【医】 discharge
photosphere
【电】 photosphere
放电光球(Electric Discharge Light Sphere)是物理学中描述通过高压电场电离气体形成的等离子体发光现象。该术语在汉英词典中对应"electric discharge luminous sphere",指代电流通过介质时产生的可见光球状能量团,常见于实验室高压放电装置或自然闪电现象中。
根据《牛津物理词典》定义,放电光球的核心机制涉及三个物理过程:1)静电场加速带电粒子;2)粒子碰撞导致气体分子电离;3)复合过程中释放光子能量。这种发光球体的直径通常在5-50厘米之间,表面温度可达3000-6000K,但内部电子密度仅有10¹⁵-10¹⁸/m³。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实验数据显示,典型放电光球的形成条件需满足:
$$ V geq 10 , text{V}
$$
$$ P leq 10 , text{Pa} $$
其中V为电极电压,P为环境气压。这种状态使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增大,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等离子体球结构。
实际应用中,放电光球原理已运用于等离子体显示技术(PDP)和航天器静电防护系统。美国物理学会的《应用物理评论》指出,通过调节放电频率(0.1-10MHz)可控制光球颜色,从蓝紫色(氮电离)到橙红色(氩电离)。
“放电光球”是一个涉及自然现象与科技产品的多义词,具体解释如下: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技术细节,可参考相关科学文献或专业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