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back focal length
in reverse; on the contrary; turn over
【医】 contra-; re-; trans-
focal length; focus
【计】 focal distance; focal length
【化】 focal distance; focal length
【医】 F. D.; focal distance; focal length
在光学领域中,"反焦距"对应的英文术语为Back Focal Length(BFL),指从光学系统最后一个镜片表面顶点到系统焦点的轴向距离。该参数在镜头设计中具有关键作用,其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 BFL = f' - d $$
式中$f'$为系统有效焦距,$d$为最后一片镜片到焦平面的机械间隔。该参数直接影响成像系统的紧凑性设计,数值越大表示光学系统后端需要更多装配空间。
根据国际标准ISO 9334:2022对光学元件测量的规范要求,反焦距测量需在20±1℃恒温环境下,使用激光干涉仪配合五维调整架完成。美国光学学会(OSA)出版的《现代光学工程》第四版第7.3章明确指出,显微物镜的反焦距通常控制在0.5-3mm区间以保证机械兼容性。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光学计量技术手册》第215页记载,反焦距误差超过设计值5%时,会导致CCD芯片表面照度下降12%-18%。在实践应用中,该参数是评估内窥镜、手机摄像头等微型光学系统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
关于“反焦距”这一术语的解释如下:
“反焦距”是中文对英文“back focal length”的直译,在光学领域中更规范的译法为后焦距。它指代的是光学系统中透镜最后一个表面到焦点(成像平面)的距离,与常规焦距(从透镜主平面到焦点的距离)形成对应关系。
常规“焦距”指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汇聚到成像平面的距离,决定了视角和放大率。例如,50mm焦距镜头接近人眼视角,200mm焦距则适合拍摄远距离物体。
“反焦距”并非行业标准术语,建议在专业场景中使用“后焦距”或英文缩写“BFL”以避免歧义。若需具体参数计算,可通过以下公式理解两者关系: $$ text{后焦距} = text{总焦距} - text{前焦距} $$ (注:此为简化示意公式,实际光学系统需考虑透镜组结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