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bearing indicator
方位指示器(方位指示器)是导航与定位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主要用于显示物体相对于参考方向的方位角度。根据汉英词典释义,其对应英文为"azimuth indicator"或"bearing indicator",常见于航空、航海、地质勘探等领域。
一、定义与技术原理 该装置通过电子传感器或机械联动装置测量目标方向与基准线(如正北方向)的夹角,并以模拟表盘或数字界面呈现。现代方位指示器多采用陀螺仪、磁力计和GPS协同定位技术,精度可达±0.5°。国际航空电子协会(AEEC)在DO-178C标准中明确其适航性要求,包括电磁兼容性和振动测试规范。
二、应用场景分类
三、权威参考资料
注:本文引用的专业术语定义均参照《牛津工程词典》(第7版)方位测量条目,技术参数数据源自SAE International发布的航空航天标准文件。
“方位指示器”是一种用于确定或显示方向的装置,其定义和应用可从多个角度解析:
基本功能
方位指示器主要用于判定或显示物体所处的方向或位置关系,常见类型包括传统磁针式仪器(如指南针)和现代电子装置。例如军用指北针通过磁针与刻度盘配合,可测量方位、坡度、距离等参数。
技术扩展
现代方位指示器不限于磁针原理,还包括电子传感器、全息技术等。例如提到一种利用傅里叶全息技术制作的全息方位指示器,可应用于天线方向调整等场景。
传统磁针式
以指南针为代表,利用地球磁场使磁针定向,最早可追溯至中国战国时期的“司南”,后经北宋沈括改进并发现磁偏角现象。
电子与机械式
如所述的电路指示器,通过信号处理显示旋转体方位,适用于远距离监测。
中国是磁针方位指示器的发源地,东汉张衡发明机械指南车,宋代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西方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更精密的罗盘和现代电子设备。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阅(军用指北针结构)和(电子指示器原理)的原始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