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timing phase
time; timing
【计】 clocking
【化】 timing
【化】 phase
在专业汉英词典中,"定时相位"作为复合型技术术语,其核心含义需根据应用领域进行多维度解析:
1. 电子工程领域 指时钟信号在数字电路中的周期性时间偏移控制,用于同步多模块操作时序。典型应用包括FPGA芯片内时钟域交叉(Clock Domain Crossing)的相位锁定技术。根据IEEE 1149.1标准文档,该场景下的相位精度需控制在±5%时钟周期内。
2. 交通控制领域 表征交通信号灯周期中各方向通行权分配的时序参数组合。美国交通工程师协会(ITE)技术手册定义其包含绿灯间隔时间、黄灯全红时间等子相位参数。典型四相位控制系统中,相位切换误差需小于0.1秒以保证交叉口安全。
3. 天文观测领域 特指天体运行周期中特定位置的时间标定,如NASA JPL星历表中对行星合日时刻的毫秒级时间标注规范。深空探测器轨道修正需精确计算相位时间窗口,典型误差容限为±3毫秒。
该术语的英译对应词为"timed phase"或"scheduled phase",具体译法需参照ASTM F2551-06标准文件中的领域适配原则。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定时相位偏差超过标称值15%时将触发故障保护机制。
“定时相位”是结合“定时”与“相位”的复合概念,通常指在周期性信号或系统中,与时间同步相关的相位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相位描述周期性信号(如正弦波)在某一时刻的循环位置,通常以角度(0°-360°)或弧度(0-2π)表示。例如,正弦波函数 ( y = A sin(omega t + phi) ) 中,( phi ) 即为初相位,反映波形在初始时刻的位置(如波峰、波谷或零点)。
定时相位强调相位与时间基准的关联性,常见于以下场景:
定时相位是信号或系统在时间维度上的相位状态,核心在于通过相位控制实现时间同步,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子、机械等领域。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场景(如5G通信中的相位同步),可参考相关工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