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内酰胺英文解释翻译、丁内酰胺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butyrolactam
分词翻译:
丁的英语翻译:
fourth; man; population
【机】 butanenitrile
内酰胺的英语翻译:
【化】 lactam
【医】 lactam; lactan
专业解析
丁内酰胺(Dīng Nèi Xiān Àn)是一个有机化学术语,指一种特定的含氮杂环化合物。从汉英词典的角度,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中英文术语对照与基本释义
- 中文名称: 丁内酰胺
- 英文名称:Butyrolactam(常用名)或2-Pyrrolidone(系统命名)
- 化学结构: 五元环内酰胺,分子式为 $ce{C4H7NO}$,结构包含羰基($ce{C=O}$)和亚氨基($ce{NH}$)官能团。
- 词典释义: 丁内酰胺是γ-丁内酯的含氮类似物,属于内酰胺类化合物,常温下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可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二、化学特性与权威定义
- IUPAC命名:
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则,其系统命名为2-Pyrrolidone(2-吡咯烷酮),编号表明羰基位于五元环的2号位 。
- CAS注册号: [616-45-5](化学文摘社唯一标识符)。
- 物化性质:
三、应用领域与工业价值
丁内酰胺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主要用途包括:
- 高分子合成: 作为尼龙-4的单体,用于生产高性能聚酰胺纤维 。
- 溶剂: 在电子、制药行业中用作极性非质子溶剂,尤其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
- 医药原料: 合成抗病毒药物(如奈韦拉平)的关键前体 。
四、权威来源参考
- 化学术语标准:
- IUPAC有机化学命名指南(2017版)对杂环化合物的系统命名规则。
- 工业应用文献:
-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对丁内酰胺生产技术的综述。
- 药理研究:
-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ACS Publications)关于内酰胺类化合物在药物设计中的研究。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直接引用链接,此处仅标注文献来源名称,建议通过学术数据库(如SciFinder、Reaxys)进一步验证数据。
网络扩展解释
丁内酰胺(Butyrolactam)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名称为γ-丁内酰胺或2-吡咯烷酮(2-Pyrrolidone),化学式为C₄H₇NO。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化学结构与性质
- 结构特征:丁内酰胺由四元环状结构组成,含有一个酰胺基团(-CONH-),属于内酰胺类化合物。其环状结构使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 物理性质:
- 熔点:约24.6℃(常温下为液体),沸点245℃;
- 密度1.12 g/cm³,易溶于水和多数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难溶于石油醚;
- 吸湿性较强,在湿空气中可形成单水合物。
2.化学性质
- 稳定性:化学性质较稳定,无腐蚀性,但在高温或强酸/碱条件下可能发生开环反应。
- 刺激性:对眼睛、皮肤和黏膜有轻微刺激性,需注意操作安全。
3.应用领域
- 高分子材料:作为聚丁内酰胺(PA4)的单体,用于生产可生物降解的尼龙材料。PA4在环保包装、生物医学等领域有潜力。
- 化工中间体:用于合成药物、染料及其他精细化学品。
4.制备方法
- 生物基路线:以谷氨酸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生成γ-氨基丁酸(GABA),再经脱水环化制得丁内酰胺。这种工艺符合绿色化学趋势。
5.相关术语
- 英文名称:Butyrolactam 或 2-Pyrrolidone;
- 聚丁内酰胺:英文为Polybutyrolactam或Nylon 4,属于可降解聚酰胺。
以上信息综合了物化性质、应用及制备技术,若需更专业的化学数据(如光谱或毒性参数),建议查阅权威化学数据库或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