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order point
order
【化】 order
a little; dot; drop; feature; particle; point; spot
【计】 distributing point; dot; PT
【医】 point; puncta; punctum; spot
【经】 point; pt
定货点 (Dìnghuò Diǎn)
在供应链管理和库存控制领域,“定货点”(英文对应术语:Order Point 或Reorder Point)指触发新一轮采购或生产补货指令的最低库存水平。当库存量降至该预设阈值时,系统需立即发起订单以避免缺货风险。其核心作用是平衡库存持有成本与缺货损失,确保供应链连续性。
中文定义
“定货点”是库存管理中的关键控制参数,代表库存量消耗到某一临界值时需启动补货流程。该数值需综合考量需求波动、采购周期和安全库存等因素。
英文术语对照
核心计算公式
定货点的科学设定依赖于以下模型:
$$ text{定货点} = (text{日均需求量} times text{采购提前期}) + text{安全库存} $$
其中:
供应链管理实践:
企业通过动态调整定货点优化库存周转率。例如,零售业需在销售旺季前上调定货点以应对需求激增。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供应链管理术语国家标准》(GB/T 18354-2021),定义编码 3.2.8。
学术理论支持:
定货点模型是经典库存控制理论(如EOQ模型、持续盘点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由运筹学学者Harris于1913年首次提出并完善。
来源:期刊《Operations Research》论文"Harris’s EOQ Model: History and Extensions"(DOI:10.1287/opre.1100.0842)。
第4章详解定货点计算逻辑及安全库存优化方法。
定义"Reorder Point"为国际供应链标准术语(链接:apics.org/dictionary)。
该术语的规范使用需结合行业特性,制造业与零售业的定货点计算需差异化参数设计。
“定货点”是库存管理中的一个术语,通常指触发补货行为的库存临界值。当库存量降至该点时,需及时下单订购货物以避免缺货。其核心逻辑是平衡需求与供应周期,确保库存充足。
根据实际应用,订货点(或再订货点)的计算公式为: $$ text{订货点} = text{平均日需求量} times text{提前期} + text{安全库存} $$ 其中:
例如,若某商品日均销售10件,供应商交货需5天,安全库存设为20件,则订货点为 (10 times 5 + 20 = 70) 件。当库存降至70件时,需立即补货。
需注意,“定货”与“订货”常被混用,但严格来说,“订货”更侧重“约定购买”,而“定货”可能指“确定货物”(如合同中的具体商品)。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区分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