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Dick reaction
gram; gramme; overcome; restrain
【医】 G.; Gm.; gram; gramme
family name; surname
feedback; reaction; response
【医】 reaction; response
狄克氏反应(Dick Test),中文又称“狄克试验”或“猩红热毒素试验”,是一种用于检测人体对猩红热易感性的皮肤试验。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皮内注射微量猩红热链球菌毒素(Dick Toxin),观察局部皮肤反应来判断个体是否具有针对猩红热病原体的免疫力。
定义与目的 (Definition & Purpose)
狄克氏反应是一种特异性皮肤过敏试验,用于评估个体对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红疹毒素(Erythrogenic Toxin)的敏感性。阳性反应表明受试者体内缺乏相应中和抗体,对猩红热易感;阴性反应则表明存在免疫力。
来源:《实用医学词典》(人民卫生出版社)、《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
操作与判读 (Procedure & Interpretation)
来源:《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微生物学卷》、《Mandell, Douglas, and Bennett'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历史与临床意义 (Historical & Clinical Significance)
该试验由美国医生George Frederick Dick和Gladys Henry Dick夫妇于1924年建立,是早期研究猩红热免疫学的重要工具。它证实了猩红热的发病与链球菌红疹毒素及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对理解该病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有里程碑意义。随着抗生素时代到来及更便捷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发展,该试验在现代临床实践中已极少使用。
来源: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PubMed) - Dick GF, Dick GH. JAMA. 1924;82(4):265-268;《医学微生物学》(贾文祥主编)
英文术语解析 (English Terminology)
来源:《英汉医学词典》(陈维益等主编)、Merriam-Webster Medical Dictionary
狄克氏反应(Dick test)是一种用于检测人体对猩红热易感性的免疫学试验,具体解释如下:
狄克氏反应通过皮内注射链球菌产生的红疹毒素(如A群链球菌热原外毒素SPE),判断个体是否对猩红热易感。无免疫力的易感者在注射后6-24小时内会出现局部红晕,而具有抗体者无反应。
该试验的机制曾存在学术分歧:狄克氏强调毒素的初级作用,而后续研究更关注免疫记忆与超敏反应的关联。
主要用于猩红热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效果评估。通过检测易感人群,可为疾病预防提供依据。
狄克氏反应的英文为“Dick test”,相关术语如“红疹毒素”或“SPE”(链球菌热原外毒素)也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