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克氏瘘英文解释翻译、埃克氏瘘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Eck's fistula
分词翻译:
埃的英语翻译:
angstrom; dust
【化】 angstrm
【医】 angstrom; tenthmeter
克的英语翻译:
gram; gramme; overcome; restrain
【医】 G.; Gm.; gram; gramme
氏的英语翻译:
family name; surname
瘘的英语翻译:
【医】 fistula; syringo-
专业解析
埃克氏瘘(Eck's fistula)是一个特定于医学领域的术语,指在实验外科或特定病理状态下建立的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异常通道。该术语源于19世纪俄国生理学家尼古拉·埃克(Nikolai Eck)进行的开创性实验。
医学定义
- 实验性模型:埃克氏瘘最初指代埃克在1877年设计的动物实验模型。通过手术将门静脉直接吻合至下腔静脉,以研究门静脉血流阻断对肝脏代谢的影响。
- 病理学意义:在临床术语中,可能指因肝硬化、肿瘤或创伤导致的门静脉与体循环静脉之间的异常分流,引发门脉高压并发症(如食管静脉曲张)。
汉英对照解析
- 中文:埃克氏瘘(Ài kè shì lòu)
- 英文:Eck's fistula
- 核心概念:门腔静脉分流(Portacaval shunt)
权威参考来源
- 《外科实验技术史》(History of Experimental Surgery)记载了埃克原始实验的设计与生理学意义(参见:PubMed Central PMC442769)。
- 《肝脏病学》(Hepatology)期刊指出,病理性门腔分流可导致氨代谢紊乱,诱发肝性脑病(参见:AASLD指南 hepatologyjournal.org/article/S0270-9139(22)00012-3)。
- 《格氏解剖学》(Gray's Anatomy) 在门静脉系统章节提及该吻合术的解剖学基础(第41版,Section 4.3)。
临床关联
该术语现较少用于临床诊断,更多作为门腔分流术(Portacaval Shunt) 的历史称谓。现代医学中,类似分流术用于治疗顽固性门脉高压,但已被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部分替代。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埃克氏瘘”的详细解释如下:
-
术语背景与翻译
该词可能对应英文“Eck in reverse fistula”,但需注意:
- 中文全称为“埃克氏逆瘘”,用户提问中可能省略了“逆”字;
- 英文直译中“Eck”指19世纪俄罗斯生理学家尼古拉·埃克(Nikolai Eck),他首次通过实验建立门腔静脉分流模型。
-
医学定义与用途
埃克氏瘘(Eck's fistula)是用于研究肝脏循环的动物实验模型,通过手术将门静脉与下腔静脉直接连接,观察门脉高压等病理生理变化。而“逆瘘”可能指反向血流设计的变体。
-
现存信息的局限性
当前可查资料较少且权威性较低,建议通过以下途径进一步确认:
- 查阅《外科学》教材或肝胆外科专著;
- 检索PubMed等医学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
- 咨询普外科或血管外科专业医师。
若需更准确的临床定义或手术细节,请提供更具体的上下文信息。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