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depletion for wasting assets
递耗资产折耗是会计学中针对自然资源类资产价值递减的专业术语。从汉英词典角度分析,"递耗资产"对应英文"wasting assets",指具有有限存续期限且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资产,如矿藏、油田、林木等;"折耗"对应"depletion",指通过系统方法将资产成本分摊至开采周期内的会计处理过程。
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ASC 930-330-35,递耗资产折耗采用单位折耗法计算,公式为:
$$
text{单位折耗率} = frac{text{资产总成本} - text{残值}}{text{估计可开采总量}}
$$
当期折耗额=单位折耗率×实际开采量。该计算方式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应用广泛,如埃克森美孚2023年报显示其采用此方法核算油气储备折旧。
国际会计准则IAS 16指出,折耗区别于固定资产折旧的关键特征在于:折耗直接关联资源实体的物理消耗,而折旧反映资产效用的经济性递减。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第12条特别规定,开采企业应按产量法或年限法计提折耗。
典型案例中,必和必拓集团(BHP)在铁矿开采业务中,将探矿权、采矿权等作为递耗资产,按年度铁矿产量占可采储量的比例计提折耗准备,该会计处理符合澳大利亚会计准则AASB 6关于矿产勘探的规定。
递耗资产折耗是指自然资源类资产(如矿藏、森林等)随着开采或采伐,其成本逐渐分摊到产品中的过程。以下是详细解释:
递耗资产指具有长期使用价值但会因开采、采伐而逐渐耗竭的自然资源,例如油田、矿山、森林等。其特点是:
生产数量法(成本折耗法):
$$单位折耗费用 = frac{总成本 - 残值}{估计总开采量}$$
$$当期折耗 = 单位折耗费用 × 当期开采量$$
例如:某煤矿总成本1200万元,残值100万元,总储量1100吨,当年开采300吨,则折耗为:
$$单位折耗 = frac{1200 - 100}{1100} = 1 text{万元/吨}$$
$$当期折耗 = 1 × 300 = 300 text{万元}$$
法定折耗法:按税法规定的收入比例计算(如某国规定石油收入按15%计提折耗)。
递耗资产折耗反映自然资源成本的分摊过程,其核心是通过合理方法将资产成本匹配到各期开采活动中。实际应用中需结合资源类型、会计准则及税法要求选择计算方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