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electro-slag welding
electromagnetism
【医】 electromagnetism
solder; weld
【电】 soldering
电磁焊(Electromagnetic Welding)是一种利用高频电磁场产生的涡流热效应实现金属材料连接的工艺。其核心原理是通过交变磁场在工件表面感应出涡流,使材料局部瞬间加热至熔融状态,随后在压力作用下完成焊接。该技术适用于导电材料(如铜、铝及其合金)的高效连接,常见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电磁感应加热
工件置于通有高频电流(通常10-500 kHz)的线圈中,交变磁场诱发工件内部涡流,通过焦耳热效应实现精准局部加热。此过程无需直接接触热源,能量传递效率高且热影响区小。
公式表达:
$$
P = frac{1}{2} cdot frac{(B{max} omega)}{mu sigma} cdot e^{-2alpha d}
$$
其中 ( P ) 为热功率密度,( B{max} ) 为磁通密度幅值,( omega ) 为角频率,( mu ) 为磁导率,( sigma ) 为电导率,( d ) 为渗透深度。
工艺优势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具体网页链接,以上引用标注来源为权威出版物及学术机构,实际参考时建议通过学术数据库(如IEEE Xplore、ScienceDirect)检索相关文献。
电磁焊是一种利用电磁能实现金属固相连接的焊接技术,其核心原理和特点如下:
1. 定义与原理 电磁焊(Electromagnetic Pulse Welding)通过电容器组瞬间放电,使感应线圈产生高强度脉冲磁场。当待焊金属工件(如管材)被置于磁场中时,感应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强大的洛伦兹力,驱动工件高速碰撞(速度可达200-300 m/s)。这种碰撞产生的金属射流可清除表面杂质,并在高压下实现原子间结合。
2. 技术特点
3. 典型应用
该技术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目前国内已实现铝管焊接的工业化应用(焊接效率达30件/分钟)。其能量转换效率可达50%,显著高于传统焊接方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