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battery capacity
电池容量(Battery Capacity)是描述电池存储电能能力的核心参数,其定义为在特定放电条件下电池能够释放的总电量,通常以毫安时(mAh)或安时(Ah)为单位。以下从专业角度详细解析:
定义与单位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 61960,电池容量指电池在标准温度(如25°C)下以恒定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时释放的总电量。例如,标称3000mAh的电池若以300mA电流放电,理论上可持续10小时。数学表达为:
$$ C = I times t $$
其中,$C$为容量(Ah),$I$为放电电流(A),$t$为放电时间(小时)。
影响因素
测试标准
国际通行测试方法包括:
中国国家标准GB/T 18287-2013规定了移动设备用锂电池的容量测试条件。
应用场景差异
领域 | 典型容量范围 | 单位偏好 |
---|---|---|
消费电子 | 1000-6000mAh | mAh |
新能源汽车 | 50-120kWh | kWh |
数据来源:IDC 2024年全球电池市场分析报告。
电池容量是衡量电池存储电量能力的指标,通常指在特定条件下电池可释放的电量总和。以下是详细解释:
电池容量表示电池在一定放电条件下可输出的电量,单位常用安时(Ah)或毫安时(mAh)。例如,1Ah等于1000mAh,意味着电池能以1安培电流持续放电1小时。
额定容量
制造商在标准测试条件下规定的最低放电量,如:
实际容量
受放电率、温度等因素影响的实际放电量,通常通过测量得出。例如低温会显著降低实际容量。
电池容量可通过电流与时间的积分计算:
$$
C = int_{t_0}^{t_1} I , dt
$$
其中C为容量,I为放电电流,t为时间。
新能源车电池容量直接影响续航里程,容量越大续航能力越强。例如,60kWh的电动车电池约可支持400公里续航。
如需更详细的测试标准或具体电池参数,可查阅相关行业标准文件或厂商技术文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