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系数英文解释翻译、电阻系数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resistivity
【电】 coefficient of resistanc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resistivity
specific resistance
相关词条:
1.resistancecoefficient 2.specificresistance 3.coefficientofresistance 4.unitresistance
分词翻译:
电阻的英语翻译:
resistance
【计】 ohmic resistance; R
【化】 resistance
【医】 resistance
系数的英语翻译:
coefficient; modulus; quotiety
【计】 coefficient
【化】 coefficient
【医】 coefficient; quotient
【经】 coefficient; parameter; quotient
专业解析
电阻系数(Electrical Resistivity)是材料科学和电学领域的基础物理量,指材料在单位长度和单位横截面积条件下对电流的阻碍能力,其英文对应术语为"resistivity"或"specific electrical resistance"。该参数由公式定义:
$$
ρ = frac{RA}{L}
$$
其中$ρ$代表电阻系数(单位:Ω·m),$R$为电阻值,$A$为导体横截面积,$L$为导体长度。
作为材料的固有属性,电阻系数与温度密切相关。金属材料通常随温度升高而电阻系数增大,半导体材料则呈现相反趋势。这一特性被广泛应用于:
- 导体选型(如电力传输选用低电阻系数的铜、铝)
- 绝缘材料评估(高电阻系数材料用于电缆外层保护)
- 半导体器件设计(通过掺杂调节硅材料的电阻特性)
国际标准组织将电阻系数测量方法纳入多项技术规范,如IEC 60093规定的绝缘材料测试流程,以及ASTM B193-20标准中的导体电阻测试要求。中国国家标准GB/T 304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详细规定了直流电阻测量细则。
材料数据库中收录的典型电阻系数参考值显示:银(1.59×10⁻⁸ Ω·m)作为最佳导体,比橡胶(约10¹³ Ω·m)低21个数量级,这种巨大差异构成了现代电气工程的材料选择基础。
网络扩展解释
电阻系数(通常称为电阻率)是描述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表示材料对电流的阻碍能力。以下是详细解释:
-
定义与公式
电阻率(ρ)定义为材料在单位长度和单位横截面积下的电阻值,公式为:
$$
rho = R cdot frac{A}{L}
$$
其中:
- ( R ) 为电阻(Ω)
- ( A ) 为横截面积(m²)
- ( L ) 为材料长度(m)
单位为欧姆·米(Ω·m)。
-
物理意义
电阻率是材料的固有属性,与形状无关,仅取决于材料成分和温度。数值越大,导电性越差。
-
影响因素
- 温度: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铜、铁);半导体电阻率则可能减小(如硅、锗)。
- 杂质:掺杂会显著改变材料的电阻率(例如半导体掺杂后导电性增强)。
- 晶体结构:晶格缺陷或变形会增加电阻率。
-
常见材料示例
- 良导体:银(1.59×10⁻⁸ Ω·m)、铜(1.68×10⁻⁸ Ω·m)
- 绝缘体:橡胶(约10¹³ Ω·m)、玻璃(约10¹² Ω·m)
- 半导体:硅(约10³ Ω·m,随纯度变化)
-
应用场景
- 选择导线材料(低电阻率)或绝缘材料(高电阻率)。
- 设计电阻器、加热元件时需匹配电阻率。
- 超导材料的电阻率趋近于零(特定低温条件下)。
扩展概念:电阻温度系数(α)用于描述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速率,公式为 ( alpha = frac{1}{rho} cdot frac{drho}{dT} )。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