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显微照片英文解释翻译、电子显微照片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electron micrograph; electronograph
分词翻译:
电子的英语翻译:
electron
【化】 electron
【医】 e.; electron
显微照片的英语翻译:
metallograph
【化】 microphotograph
【医】 microgram; micrograph; photomicrograph
专业解析
电子显微照片(diàn zǐ xiǎn wēi zhào piàn)指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拍摄的样品超微结构图像。其核心特征是通过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产生信号,经放大后形成高分辨率影像,可揭示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的纳米级细节。
一、术语解析
-
中文释义
- 电子:指成像媒介为高速电子束而非可见光;
- 显微:强调分辨率达纳米级(10⁻⁹米)的放大能力;
- 照片:记录样品表面或内部结构的二维影像载体。
-
英文对应术语
标准译名为"electron micrograph"(缩写 EM),其中:
- micrograph 特指通过显微镜技术获取的图像;
- 区别于普通摄影(photograph),需标注仪器类型(如 TEM/SEM micrograph)。
二、技术原理与分类
电子显微照片根据成像模式分为两类:
- 透射电子显微照片(TEM):电子束穿透超薄样品,呈现内部晶体结构或生物切片细节,分辨率约0.1纳米;
- 扫描电子显微照片(SEM):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生成三维形貌图像,典型分辨率1-10纳米。
三、应用领域
主要服务于材料科学(如合金缺陷分析)、生物学(病毒结构解析)及纳米技术(量子点表征),是微观尺度研究的核心实证工具。
权威参考来源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物理学名词 (第三版). 科学出版社, 2019.
- Oxford Lexico. Definition of micrograp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中国科学院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电子显微技术导论. 2020年技术白皮书.
网络扩展解释
电子显微照片是指通过电子显微镜拍摄的样品图像,其成像原理和衬度形成机制与传统光学显微镜有显著差异。以下是关键解释:
-
成像原理
电子显微镜利用高速电子束穿透样品,通过电磁透镜聚焦成像。电子与样品原子相互作用时发生散射,散射角度与原子序数(Z)、样品密度(ρ)及厚度(t)相关。物镜光阑会阻挡大角度散射的电子,仅允许小角度散射电子参与成像,从而形成高分辨率图像。
-
衬度来源(质厚衬度)
对于非晶或复型样品,图像对比度主要源于样品的质量厚度差异:
- 原子序数差异:原子序数越大,电子散射能力越强,对应区域在图像中更暗。
- 厚度差异:较厚的区域散射更多电子,导致透射电子减少,图像更暗。
例如,复型样品常通过蒸镀重金属(如金、铬)增强不同区域的密度差异,从而提升衬度。
-
应用与技术特点
电子显微摄影结合电子显微镜的高倍放大(可达数百万倍)与摄影技术,适用于观察纳米级结构(如材料晶体缺陷、生物细胞超微结构)。其分辨率远超光学显微镜,但需真空环境和特殊样品制备(如超薄切片或复型)。
总结来说,电子显微照片通过电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利用质厚衬度原理,直观展现样品的微观形貌与成分分布。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