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光谱法(Electronic Spectroscopy)是一种基于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时电子能级跃迁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材料科学及环境监测领域。其核心原理是测量电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时吸收或发射特定波长光的现象,通过光谱特征反推物质组成与结构。
从汉英词典角度,"电子光谱法"对应英文术语为Electronic Spectroscopy,包含紫外-可见光谱(UV-Vis Spectroscopy)、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将其定义为"通过电子跃迁产生的光谱信号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来源:IUPAC术语数据库)。
电子光谱法遵循量子力学规律,当入射光子能量($E=h u$)与分子/原子电子能级差匹配时,电子发生跃迁并产生特征吸收峰。根据比尔-朗伯定律($A=varepsilon lc$),吸光度与物质浓度呈正相关,这是定量分析的物理基础。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E388-04标准详细规定了紫外-可见光谱仪的校准方法,而ISO 15470:2017则规范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测试流程(来源:ASTM/ISO官网公开文档)。
电子光谱法是一种通过分析物质对光的吸收或发射特性,研究电子能级跃迁及分子结构的方法。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物质中的电子吸收特定波长光后,从基态(最低电子能态,如振动能级v=0)跃迁到激发态,导致电荷分布改变。这种跃迁需满足选择定则,包括:
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如反应机理研究)、生物分子检测(如蛋白质结构解析)及材料科学(如半导体能带分析)。
对复杂分子(如多原子体系)的跃迁预测较困难,需结合其他光谱技术辅助分析。
如需更完整的公式或实验细节,可参考原始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