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arc welding electrode; electrode
【电】 electric welding
bar; item; order; strip; twig
【化】 bar
【医】 stick; streak; strip
电熔接条(diàn róng jiē tiáo)在焊接领域特指一种用于电渣焊(Electroslag Welding, ESW) 工艺的金属填充材料。其核心含义与功能如下:
电熔接条是电渣焊过程中作为电极兼填充金属的条状材料。焊接时,电流通过熔融熔渣产生的电阻热熔化接条与工件边缘,形成熔池,冷却后形成焊缝。其作用包括:
中文术语 | 英文术语 | 说明 |
---|---|---|
电熔接条 | Electroslag Welding Consumable Electrode | 核心术语 |
电渣焊 | Electroslag Welding (ESW) | 工艺名称 |
熔渣池 | Molten Slag Pool | 产生电阻热的介质 |
焊缝金属 | Weld Metal | 接条与母材熔合后形成部分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
《焊接手册(第3卷):焊接方法》(第3版)详细论述电渣焊原理及材料选择,定义电熔接条为“在电渣焊中起导电、填充和合金化作用的金属电极”。
(来源:机械工业出版社)
美国焊接协会(AWS)标准
AWS A5.25/A5.25M:2021 规范了电渣焊用碳钢与低合金钢焊丝及填充金属的要求,涵盖接条成分与性能指标。
国际标准ISO 4063:2009
将电渣焊编码为"72",明确其作为熔化焊工艺的子类,间接定义电熔接条的功能属性。
电熔接条的成分需与母材匹配(如低碳钢、低合金钢接条),并可能添加脱氧剂(如硅、锰)以控制熔池反应。现代工艺中,接条常以盘状焊丝或板极形式替代直条,提升自动化程度。
“电熔接条”是电熔焊接技术中使用的关键材料,主要用于通过电流产生的热量实现金属或热塑性材料的连接。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原理
电熔接条是一种导电材料,在电熔焊接过程中与工件接触,利用电流通过接触点产生的电阻热使金属熔化并形成连接。其核心原理是焦耳定律($Q=IRt$),即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平方、电阻及时间成正比。
技术特点
与类似技术的区别
典型应用场景
例如在管道工程中,电熔接条嵌入电熔管件内,通电后熔化管材与管件接触面,冷却后形成密封性强的接头。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操作参数或材料类型,可参考相关行业标准或焊接设备手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