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membranae tympani secundaria; Scarpa's membrane; Scarpa's membranes
第二鼓膜(secondary tympanic membrane)是人体听觉系统中与鼓膜协同工作的辅助性结构,又称圆窗膜(round window membrane)。根据《格氏解剖学》临床版描述,该膜位于内耳前庭阶与中耳鼓室之间的圆窗龛内,厚度约70-100微米,由三层结构组成:外层为鼓室黏膜层,中层为纤维弹性组织,内层为内淋巴管上皮层。
其核心功能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缓冲声波传导产生的淋巴液压力变化,维持耳蜗内液体平衡;二是通过逆向振动将声能转化为机械能,增强耳蜗对高频声波的感知灵敏度。美国耳鼻喉科学会临床指南指出,第二鼓膜的完整性对听力保护至关重要,穿孔可能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
在临床实践中,梅奥诊所耳科研究中心发现,该膜易受气压骤变损伤,常见于潜水、航空等场景。其再生能力较鼓膜弱,修复手术需采用颞肌筋膜或软骨膜移植。解剖学特征显示,第二鼓膜直径约1.5-2.2毫米,呈椭圆形,与镫骨底板形成力学耦合系统,共同完成20-20000Hz声波的传导转换。
第二鼓膜是解剖学中与耳部结构相关的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第二鼓膜又称圆窗膜(membrane de la fenêtre ronde),位于耳蜗底部的蜗窗(圆窗)处,是一层封闭蜗窗的薄膜。它与鼓膜(第一鼓膜)不同,后者位于外耳与中耳之间,而第二鼓膜则分隔中耳腔与内耳的耳蜗结构。
当外界气压剧烈变化(如爆炸、飞机升降)时,第二鼓膜可能因压力失衡受损,此时通过吞咽动作可调节咽鼓管,间接保护该结构。若因感染或外伤导致第二鼓膜增厚或穿孔,可能引发听力下降或中耳炎。
可通过高权威医学教材或解剖图谱(如、14)进一步验证其形态与功能细节。
【别人正在浏览】